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335】可以搞虚构,但是没必要——5.5分长津湖影评

9847 字
影评志愿军长津湖朝鲜半岛抗美援朝

标题:《可以搞虚构,但是没必要——5.5分长津湖影评》

简介:电影《长津湖》影评。

封面:

可以搞虚构

但是没必要

——《长津湖》影评

推送:去年我们对《八佰》做了特别影评,今年《长津湖》拿到了同类电影最夸张的排片,我们当然也要和大家一起看。应该说,和去年的《金刚川》相比,有明显进步,但电影太散,对历史不够深,被徐克导演掺了太多的“炮弹击落炮弹”式武侠套路,所以,暂定5.5分。

转发推送:马督工说前十几分钟特别好看

大家好,2021年10月2日星期六,欢迎收看提前播出的335期睡前消息。上一期节目我说要去看看今年国庆的献礼电影,然后我看了排片最多,推广力度最大的历史片《长津湖》。本来这期节目应该是明天周日播出,但很多观众催我出影评,所以我今天提前来分享一下观感。

先说我对电影的总体评价。我在睡前消息节目上一次集中评价战争片,还是2020年的《金刚川》,也是抗美援朝题材献礼片。当时我给《金刚川》打了三分,说三分主要给场面调度、背景布置和群众演员的控制,其他方面完全不得分,所以总分也是三分。现在用类似的评价体系,我给《长津湖》打5.5分,一方面服装、背景、道具比金刚川又有提升,另一方面,故事情节相对更尊重事实,已经可以自称是一部战争片了,所以我觉得怎么也能拿到一半以上的分数。

我注意到片头字幕,写《远东朝鲜战争》的王树增是剧组顾问,许多细节明显是从他那本普及性历史书里面找出来的,尤其是开头十几分钟,强调普通军人的家国情怀,效果相当好,我们要看到中国电影行业在进步,开始有了尊重历史的意识。

但是,一旦进入战争场景,很多细节就不得不连续扣分。比如说,主角随便掏出一个双人使用的反坦克火箭,对着天空打下飞机,太超越常识。比如说志愿军在战场上抢了一辆美国坦克,和美国坦克飙车单挑,明显是向前几年的电影《红海行动》结尾的段落致敬。我甚至想,是不是剧组觉得熟悉的元素用起来成本低,为了在自己的主场讲故事,专门创造一段历史。在坦克飙车过程中,美国人开炮,志愿军英雄用炮弹把对方的炮弹打偏,这场景我不用问三个导演是谁拍的,一定是徐克把武侠片飞剑决斗的套路拿出来用了。

后面攻击美军陆军31团基地的时候,美国人开坦克撤退,飞机扔了一枚发烟装置在基地里面,准备引导后续的轰炸机投弹。老班长开着吉普车,把发烟装置带到基地外面,这种程度的夸大我还能容忍。但紧接着老班长开车追上美国坦克群,引导美国轰炸机把美国坦克都干掉,这实在是不能忍了。

另外,因为疫情拖延了上院线的时间,剧组本来有非常充足的时间去打磨剧本,但是整场电影看下来,除了开头十几分钟,我始终觉得在看一部现场话剧,一部演员始终认为观众也在拍片现场的话剧。因为大多数台词不是演员之间相互交流,而是专门对观众说的。比如说,美国飞机进入视野来轰炸了,十几秒后就要投弹,已经被炸了好多次的军官,要求部下注意空袭,高喊“美国飞机来了,快散开”,完全不符合普通人说话的逻辑。正常人肯定是说快跑,有轰炸。这就是怕观众跟不上剧情,专门加强信息,反而弄巧成拙。

中间九兵团的司令宋时轮,走到指挥所外面,顶着雪花看了一眼温度计,零下31度,说我们的军队要对付的,不止是美国人,这本来是挺好的一句台词。结果后面一定要加一句,说他们还要对付寒冷的天气,我立刻觉得这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科普片,太害怕观众看不懂,所有的细节都要说出来才放心,结果用力过猛,让人处处出戏。

前面说的这些,最多只能说明剧组有问题,还不能说他们不专业。但电影两个核心减分项实在太严重。

第一大减分项是为了给易烊千玺这些领衔主演配戏,前面剧情拉的太热闹,最后没给核心历史要素留时间。3个小时的电影,本来长到你希望中间停一下去洗手间。但看到差不多2个小时的时候,你会忽然意识到,长津湖战役还没开始呢,前面都是铺垫和序幕。接下半个小时,各种玄幻情节消灭陆军31团,马上就要对付真正的敌人,围攻和追赶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了,这个师长也恰恰是前面铺垫了很久的对手——结果全片结束,看完之后,我很诧异为什么片名叫《长津湖》。

第二个减分项,是忽视核心历史要素的必然结果,整个片子到处要让名人依次出场,毛岸英要加戏,各个将军元帅反复以上课的口气对着屏幕外面上政治课。这明显是前几年拍《建国大业》《建军大业》这些走秀片的风格,到处堆砌踩点找政治正确,结果忘了讲故事,破坏了层层推进的观影感受。把一顿豪华宴席做成了中档自助餐,虽然肯定比街头的自选麻辣烫好不少,但明显没用心准备。如果《拯救大兵瑞恩》能算是9分以上的成功战争电影,考虑到这两个减分项,我实在很难给《长津湖》6分以上的评价,所以我给它打5.5分。

既然我认为电影的主要问题在于忽视历史元素,我这里就要先谈谈长津湖战役的历史背景。从朝鲜半岛的3d渲染地图看,在朝鲜半岛北部,平原和平缓的丘陵都集中在半岛的西海岸(橙色),而东侧和北面是非常险峻的山区。两片区域中间,有一条最险峻的山地,分割了两部分的交通。直到今天,这两片区域之间也很少有交通干线。

抗美援朝前两次战役是在朝鲜半岛北部打的,所以在地理上被切割成东西两个战场。西线是双方兵力集中的主战场,志愿军在这里对付仁川登陆来的主要敌人。东线是侧翼战场,志愿军要应付元山港登陆的侧翼力量。

放大朝鲜半岛地形图,可以看到东海岸有几个较小的平原靠在一起,这是北面的咸兴市和元山市。元山是美国登陆上来的地方,咸兴市和南面的兴南港,是美国继续进攻的后勤基地。从兴南港向北,在崎岖的山地中间,有一条相对开阔的山谷,指向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这就是狼林山脉和赴战岭之间的主要北上通道。

所以美军东线第十军把最强的陆战一师摆在正面,带着陆军第7师的31团穿过这条主要通道。第7师的其余部分带着南朝鲜伪军走右边山地,第3师掩护左翼。而志愿军在东线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沿着主要通道反击陆战1师和31团。第一次战役的时候,先进入朝鲜的42军在通道南入口的黄草岭阻击陆战1师,然后主动退出战场,制造了志愿军已经放弃朝鲜战场的错觉。等到陆战一师和31团走到通道中部,志愿军9兵团3个军重新进入朝鲜,强行穿过山地,形成了半包围的弧形,准备伏击陆战1师。

这条通道的主要形成原因,是长津江切割了朝鲜北部山地。长津江从黄草岭发源,本来是向北流入鸭绿江的河流。30年代,日本占领时期,在长津江北面修了水坝,形成了一个人工湖,也就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说的长津湖。水坝提高了人工湖的水位,日本人又在水库南面修了一个向南的排水通道,让湖水向南流向东海岸,利用高差发电,供应南面的咸兴和兴南工业区。主要公路跨越排水通道,形成的水泥结构叫水门桥。美国中路主力进入通道之后,形成了背靠水门桥,面对北侧长津湖的局面。

美国陆战队少将史密斯分配陆军31团沿着水库右侧前进,到了新兴里;陆战队主力走左边,沿着水库西侧前进,到了柳潭里,前卫部队距离鸭绿江还有100公里的直线距离,陆战队的师部暂时停留在水库南端的分叉点上。

麦克阿瑟给第10军的命令是快速推进到鸭绿江。第十军的军长,陆军少将阿尔蒙德坚决要贯彻命令,催陆战队快走。但是陆战1师的师长史密斯从上岸就和42军在打,觉得对手没那么简单,决定稳妥一点,在水库南部的下碣隅里修个飞机场,周围布置防御工事,建一个稳妥的前进基地再走,万一遇到什么问题,还可以退回来。

阿尔蒙德军长是个陆军少将,无条件支持麦克阿瑟,但是史密斯也是海军少将,军衔一样,而且还带着绝对主力,所以阿尔蒙德也不能完全无视史密斯的意见,只能允许他修好飞机场。从卫星照片看,朝鲜人直到现在还在使用陆战1师的飞机场。

在军长和师长争论的时候,9兵团三个军对着长津湖过来了。9兵团虽然装备远远不如美军,但从解放战争时代开始,每个军也高度依赖自己的卡车运输队,步兵后面本来是跟着一批卡车的,也绝对不希望放弃卡车,这一点美国人也知道。但是刚过鸭绿江,冬季山区的道路就导致一半卡车坏掉或者出故障。另外一半卡车,美国飞机也不太区分是朝鲜人民军的,还是志愿军的,基本都炸了。

这制造了一个意外效果,美国侦察机看不到多少卡车开往长津湖,认为不会有大部队南下。没想到中国军队敢于放弃后勤强行军进入山区,对长津湖水库周围的三支部队形成了半包围。这就是开打之前的基本形势。

然后我们说一下美军的兵种问题,二战之后,一方面世界大战结束,另一方面美国暂时垄断了原子弹和战略轰炸机,以为不会有人挑战自己的霸权,不重视常规部队建设。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美国甚至连现役航空母舰数量都不如英国,依靠重新启封退役航母才恢复了战斗力。

航空母舰都要退役,陆军,尤其是适合山地战的步兵衰退更厉害,除了第一步兵师以外,现役师基本都缺员严重,炮兵团往往只有两个营,每个步兵团也要缺编一个营。编制一万八千多人的陆军师,维持训练的现役军人只有一万多,必须在开战后补充预备役才能打仗。像24步兵师这种在日本驻扎的部队更是又嫖又赌,性病流行,战斗力向国民党军靠拢。

但是,海军陆战队是美军常规兵种的例外,在陆军搞抽签义务兵制度的同时,陆战队维持了全志愿兵役,所有士兵都是主动加入军队长期训练,满员率、训练水平和士气远远高于陆军。所以,东线战场由海军陆战1师加上陆军31团战斗群走中路,直接面对志愿军主力。

被水库隔在东面的31团战斗群,和其他陆军编队没啥区别,装甲单位还留在了南面,后来保卫了下碣隅里的机场。开打第一天,志愿军就仗着自己还有储备体力和弹药,把31团打回主阵地,甚至把炮兵16团的75毫米山炮群推到了前线,三天吃掉了31团,清点战利品的时候发现了团旗。然后9兵团全力围攻陆战一师,在缺乏弹药和食物的情况下,用迫击炮和步枪压迫重火力敌人,冒着大雪从长津湖一直追到兴南港。

对陆战1师的漫长战斗是战役最惨烈的部分。志愿军围攻柳潭里打成了相持状态,反而让水库西面的这两个陆战队团退向下碣隅里。志愿军主力又围攻下碣隅里,被史密斯师长预设的工事挡住,31团留在南面的坦克也发挥了重要防御作用。从地图上可以看到,柳潭里到下碣隅里的公路不是贴着水库走的,而是在山里转了一个90度弯,绕过最险峻的高地。史密斯在弯道处的德洞山口放了一个连,要求他们接应前后部队。

这个连长前后脱离主力,誓死守卫阵地,砸开40厘米厚的冰面修工事,在志愿军几个团中间守了6天,等到前面部队退下来才一起走,成了柳潭里部队突围的最重要依仗。

到达师部机场后,大多数美国士兵希望坐飞机早点脱离这片残酷的雪地,但是史密斯师长意识到,一旦有了逃离的方便途径,剩下的部队就没斗志了,必然会导致后面的部队被全歼,甚至会导致士兵争夺逃跑机会,整个师都走不掉。之前31团之所以冲不出志愿军最后一道防线,一个主要原因是步兵下意识认为水库冰面上看不到志愿军,是逃跑的便捷通道,拒绝跟着军官去冲山地路障。然而,水库冰面最宽只有一公里多,无遮无挡,是两边山上机枪甚至步枪射击的好靶场。虽然因为通讯补偿,志愿军放过有几百个美国步兵穿过冰面,但更多的人在无遮无挡的冰面上当靶子,最后被兜回来和整个团一起围歼。

所以,史密斯师长只是通过下碣隅里的机场把伤员都送走,既提高了机动性,也保证了剩下的人指望不上飞机,只能努力突围。当时杨根思连长带了一个排,绕到下碣隅里东南的一个小高地上,抱着炸药包冲向美国坦克,打击陆战队的突围决心。同时,为了救自己的海军战友,美国海军飞行员也非常拼命,冒着迫击炮弹降落起飞,甚至有鱼雷机在冰面上降落带走伤员。

送走伤员的陆战1师继续前进,带着重装备要通过水门桥,志愿军前沿的几支独立阻击部队多次炸桥,想迫使陆战1师扔下重装备,徒步撤退,当时也的确有美国军官提出了徒步突围的意见,阿尔蒙德也允许陆战一师扔下任何重装备。但史密斯师长意识到在雪地放弃车辆撤退的后果,坚持几次修桥,还从日本空投了桥梁部件,保证了突围途中强大的反击火力。而南面的志愿军连排级单位因为穿插太远,完全脱离后勤线,被冻在阵地上牺牲,形成了好几个冰雕连烈士集体。只有极少数志愿军具备高寒山区生存经验,积极防冻,能完全避免冻伤,这其中包括后来的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对应电影里面那个升到营长的老连长。

追到兴南港附近,志愿军连迫击炮都跟不上了,步枪子弹也差不多耗尽,前线部队饿的走不动,没有能力再往陆战1师前面迂回,也没法到平地上冲锋,只能沿着两侧的山地平行追击。但志愿军始终坚持保持高强度作战,让美军感受到大部队的压力。

美军退到兴南港的时候,还有很完整的几万部队,算上韩国兵超过十万,背靠着海上的航空母舰和巡洋舰,不缺吃喝也不缺弹药。而9兵团20军和27军大多数师都只剩下十几个不完整的步兵连能开枪,根本不可能攻城。9兵团26军比其他两个军到的慢一些,兵力也相对完整一些,为了追击,曾经尝试白天行军,直接被美国海军航空兵的轰炸打散了,一度失去了进攻能力。但是,美军被志愿军冒着严寒拼死追击的士气震撼了,也不敢想象这些冻不死的部队后面还有什么样的力量。所以决定从海上逃跑,彻底放弃了东线战场。志愿军在物质上已明显是强弩之末,但气势上赢了,这就是所谓“三军夺气”,

后来美国军队要到第四次战役守住砥平里,才把这口气抢回来一半。

当初登陆的时候,美军打算以兴南港为基地,占领几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区,运了很多货物上岸,而且日本占领期间也在兴南港附近留下很多工业物资。为了避免被中国军队缴获,美国工兵制造了一系列有蘑菇云的大爆炸,在几十公里外都看得到,听得到。追得最快的几个志愿军干部知道核武器的特征,以为美国不小心把自己的原子弹弄炸了。12月25日圣诞节,在9兵团脱离后勤发起进攻的28天之后,在美国31团战斗群被歼灭的25天之后,27军先头部队进入兴南港,长津湖战役终于结束。这时候跟着美军在海上漂的人,还包括现在韩国总统文在寅的父母。

这样说,大家应该能够理解,打掉陆军31团战斗群,只是长津湖战役的一个序幕,长津湖战役的主体,还是后面对陆战1师漫长的围攻和追赶。这期间志愿军的补给水平越来越差,气温却始终保持在零下几十度。11月14日,31团被歼灭之后两周,西伯利亚寒潮到达,温度达到了战役期间最恐怖的零下40度,连陆战1师都冻死冻伤6500人。而这个时候恰好9兵团自己携带的物资完全耗尽,第一批后续物资刚刚到达长津湖,还要几天才能发到一线单位,很难想象志愿军是怎么熬过这一个月的。

同时,陆战1师伤亡4000,总减员超过了一半,依然保持了完整队列,有纪律地突围,绝对是地球上最强悍的对手。如果不是陆战队在二战后保持了训练水平,不是史密斯少将善于带兵,敢于承担责任,换成任何一个美国陆军师,换成任何一个没有主见,不敢反驳麦克阿瑟的军官当师长,志愿军肯定就在到达兴南港前面把这2万都人都留下了,甚至还可能抢在其他美国陆军部队之前占领港口,再困住美国至少一个师。

然而,在电影里,我们看不到志愿军接近一个月的围攻和奔跑,看不到持续一个月的冰天雪地,看不到突围路上凶悍的陆战1师,看不到从日本飞来的运输机空投桥梁构件,看不到兴南港上的蘑菇云。甚至开头渲染仁川登陆时候壮观的美国海军都看不到了。只有第七连经过侠客传奇式的行军,赶上了围攻31团。一场夜战之后,老排长开着吉普车,装着信号弹干掉美国坦克群,然后我发现距离影片结尾只有几分钟了。一系列本来应该作为高潮的情节,在几秒的镜头中一带而过,前面铺垫了一个多小时的史密斯师长,居然完全没看出有什么过人之处。这个时候我是真心想问导演一句,你三个小时都拿来干啥了?

就算导演不会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如果影片最后是几个筋疲力尽,满脸冻疮的志愿军冲进城市废墟,在美国销毁的物资中拿出几个罐头分享,对着海面上美国军舰的剪影表现出带遗憾的轻松,怀念这场战斗中牺牲的战友,我还能给整部电影打到及格以上的分数。结果结尾镜头一转,志愿军以饱满的精神,密集的队形,打着红旗冲到终点,用朝鲜集体操式的场景对着海滩欢庆胜利,我立刻觉得,我对长津湖战役的整体认识都被颠覆了。壮烈和惨痛交织的荣誉,变成了国庆假期的轻松气氛,所以我只能给电影打5.5分。

按照以往的惯例,批评之后,我应该提出一个自己的影片内容架构。我认为,前面十几分钟国内的部分,稍有删减就可以保留。志愿军连长从湖州家乡被召回部队,经历动员大会,集体登车,打开车厢门看到山海关附近万里长城,然后在火车站快速收集棉衣就出国,这部分拍得相当不错。看得出国内导演在静态和单线叙事场景上已经相当有经验了。

但是,后面的情节要大改,毛泽东和其他高层领导的决策,完全可以化作穿插的黑白纪录片和背景音,反而更增加历史感。毛岸英的部分,没必要专门拍摄,这样也不必让第七连在长津湖战役之前就扛着电台去志愿军总部走一趟,还要为此引出一段喧宾夺主的虚构战斗。电影里,整个兵团缺粮食缺棉衣,7连因为去了一趟志愿军总部就能换新衣服吃白馒头。毛岸英牺牲之后,彭德怀高声命令邓华狠狠打,去报仇,这种充满江湖气的负面情节要坚决拿掉。

但是,虽然我批评《长津湖》的情节太散,但我并不认为7连在电影中应该立刻加入长津湖战斗。从国界到长津湖还有很远,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变化。途中遇到空袭,这一类场景要保留,而且要增加。部队一路前行,补给越来越少,气温逐渐降低,沿途村落被战争破坏,无法像国内那样提供补给,战场气氛是逐渐累积起来的。甚至可以安排一些朝鲜人民军零散部队在路上偶遇,介绍美国部队的强大战斗力。

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看到7连是一个15万人兵团的一部分,还有无数个7连顶风冒雪走向战场,不断消耗自己的干粮袋,把重武器留到身后。为了躲避美国侦察机,部队夜间用蒙着红布的手电筒照明,低声喊着口令通过路口。临近战场才逐渐散开进入山区潜伏。这才是战争的气氛。如果上了战场总是7连自己露脸,战争片就有点武侠门派争地盘的风格了。

接下来战争开打,优先展现歼灭陆军31团没问题,但应该体现这是一场残酷但相对顺利的战斗,要通过俘虏和情报人员的描述,让观众知道,对陆战1师的战斗才刚刚开始。现在的剧情展现史密斯少将的决策,已经知道要展现敌人的优秀之处了,那就应该更充分体现陆战1师的强悍。不是只有鲜血飞溅才是战斗,不是只有胜利的歼灭战才值得表现。

我们之前拍过很多关于长征的影视作品,爬雪山过草地,不打仗也是一部史诗。长津湖战役,几万人在冰雪山地上行军,白天躲着空袭和卡车比速度,晚上冒着寒潮去偷袭,去破坏道路,两边反复的修路和破坏,这都是能拉动观众激情的地方。

长津湖战役,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冰雪中的长时间对峙。但是,电影中从宋时轮站在零下31度的温度计前脸色不变开始,我就知道导演不理解零下几十度是什么概念。作为一个长城外的山区居民,我想说,单衣服不怕零下40度严寒是违反自然规律的。九兵团虽然的确没有完全换冬装就进入了战斗,但在济南整训的时候,也穿上了多层秋装,在辽宁几个出国地点之间切换的时候,薄棉衣的普及率还可以,厚棉衣也发到了一定的比例。战士直接用江南驻地的服装硬抗40度低温的例子,我不敢说完全没有,但也必然是凤毛麟角。

当然这还不足以解决零下几十度的潜伏问题,当时的战士回忆录很多,部队前进的时候棉衣虽然不够,但大多数人带了棉被,潜伏的时候多人一组,用棉被外围挡风,内圈相互靠拢,用彼此的腋下给对方的脚指头挡风,隔一段时间就要起来搓手,用雪水洗脸,这都是熬过寒冬的重要方式。是九兵团最后还有接近十万人能参加下一阶段战斗的原因。但是在这部《长津湖》里,少数几个镜头里面,战士就是在山坡上一个个分散着硬抗低温,整体的战争气氛就错了。

现在的影片,我们看到志愿军在路边成为冰雕,但我们更需要看到这个连队在漫长的伏击中变成冰雕的过程,要展现当一部分战士站不起来的时候,剩下的战士是怎么决定继续留守的。我们看到杨根思最后一刻拿起炸药包充分,但我们更应该看到他守卫的高地,是陆战一师突围的必经之路。影片最后一幕,志愿军到达了兴南港,但影片更应该展示兴南港烧不完的仓库上升起蘑菇云,作为整个战役的谢幕。美国人为我们准备了壮观的背景,我们不缺这点特效经费。

影片的字幕部分,我们可以多介绍一些重要任务的相关信息,比如说,强悍的对手,史密斯师长暂时接管了整个第十军,之后被提升到上将军衔。而那个只知道赞同麦克阿瑟的阿尔蒙德离开朝鲜之后再也没带过部队,最后以中将军衔退伍。对比一下更能体现志愿军胜利来之不易。

31团的最后一个指挥官费斯中校,就是前面我说因为步兵从湖面上逃走,没能冲破志愿军防线的人,后来被士兵抛弃,算入失踪军人,2013年挖出骨头测DNA才确定在战斗中就被打死。而就在海军航空兵拼命支援陆战一师突围的同时,航空兵司令哈里斯的儿子作为营长,在地面上被打死。这些信息可以放到片尾字幕,也可以在人物最后一次出场的时候介绍,都可以明显增加历史感。

总的来说,我认为《长津湖》这部电影的核心问题是剧情。一方面应该表现的关键情节被轻轻放过,另一方虚构的剧情喧宾夺主,扭曲了观众的历史认识,也破坏了电影节奏。所以我希望下一步朝鲜战争电影在邀请领衔主演之前,先做好剧本,做一部无论谁来演都出彩的剧本。如果总是先确定主演,再围绕主演的特色去配戏,这种历史剧一定会出问题。

不过,我倒不是反对历史剧有一定的虚构成分,既然是拍电影,要通过一个完整的故事展现一个历史事件,就需要让主演角色尽量体验历史事件的每个侧面。如果历史上找不到这样一个比较凑巧的人物或者单位,那稍微修订一下历史事实,增强少数人的戏剧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比如说,历史上9兵团三个军各有分工,虽然27军承担了最多的战斗任务,但也不一定能找出一个打满全场的连队。如果我们希望展示从进入战场到最终占领港口的全貌,给一个连队多安排一些战斗经历,甚至把多个英雄团队的事迹集中起到7连身上,这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我很遗憾迟浩田将军的一些真实事迹没有直接体现给7连。

又比如说,历史上的九兵团,虽然的确是从江南地区收拢部队北上,但没有直接去朝鲜,而是先到山东济南附近驻扎集训,期间没有说要出国作战,只是让大家做好去东北加强边防的准备。直到火车深夜开过山海关,总参派了一个将军等在站台上,把刚刚确定的绝密文件交给火车上的司令部,九兵团的军官才知道要直接进入朝鲜。

在电影里,部队中秋夜发起动员,从江南驻地上火车之前,就高呼保家卫国,替子孙把打美国的任务做了,然后火车直接穿过山海关,在大好河山的秋色中直奔边境,这虽然不符合事实,但非常精彩,是加分而不是减分。

后面还有抬高枪口放过31团带队上校,直接缴获团旗镜头。这和历史也不太对,历史上这个上校被打伤,当场就被关注军官的志愿军拖到车上带走。团旗也没有刻意的去缴获,而是作为蒸馒头的笼屉偶然带回来的。但毕竟我们的确抓到了团长,抢到了军旗,所以这种程度的修正属于小问题。

但是,某些不符合历史,不符合逻辑的虚构就没必要了。除了前面提到的坦克炮弹对撞,无指导火箭弹打坦克之外,剧组为了加强观看效果,自作聪明加了很多惯用的桥段。比如说,用普通手榴弹绑起来炸M4中型坦克,这显然是从抗日片对日本坦克几毫米装甲的桥段改过来的,实际上除了直接塞进去之外完全无效。

后面志愿军又拿出炸药包炸坦克,这就让人纠结是什么炸药了。黑火药的话,那个炸药包太小,效果不够。如果是TNT炸药,影片里反映它能用子弹引爆,这违反基本爆破原理。TNT炸药是不怕子弹的。当时志愿军有不少在解放战争缴获的反坦克火箭,都拿出来打飞机了,直接拿出打坦克就挺好。另外我还是要提醒一下导演,巴祖卡火箭需要两个人操作,而且解放军当时不会用美国俚语说巴祖卡火箭,通行的称呼是火箭炮。

当然最大的虚构问题,是为了给易烊千玺安排成长经历,让七连出国就遇到敌人,还发现敌人在志愿军总部后方安装了通信塔,设置了防御工事,这说明起码有师级部队处于志愿军总部和国境之前,让我们怀疑志愿军总部是怎么在朝鲜站住脚的。

历史上一度还真有美国部队在远处走到彭德怀身后,但志愿军的第一个总部在平安北道大榆洞,属于西线战区,和东线九兵团进军路线没有任何关系。彭德怀遇险,是因为他比野战部队先进入朝鲜。在第一次战役之接近了美国步兵分队。而且九兵团是第二批进入朝鲜的部队,在他们之前,42军早就在更远的南方打过仗了,不可能在九兵团和总部的共同后方还有强大的守备部队。这个场景安排过于刻意,既不符合事实,也破坏了后面长津湖战役的主题,如果能直接删掉,既省了经费,也会让电影更紧凑。

千言万语,还是一句话,历史事实已经足够震撼了,没必要用编造的可笑剧情来证塑造英雄形象。比如说整个片子最扯的剧情,老排长开车给美国人送信号弹,这对应的真实剧情,是志愿军阻击美国陆军31团突围,为了削弱美国空中支援,把作战距离拉近到几十米内,最后凝固汽油弹同时炸到了敌我双方,也最终把突围部队堵了回去。

《长津湖》电影还和大多数国产电影一样,把作战密度夸大了几十倍,我们总是看到志愿军排成19世纪的密集阵型进攻。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因为9兵团部分军官不理解美军的火力密度,也因为通讯协调不好,的确发生过几次失败的密集冲锋,比如说241团一次进攻就几乎耗尽了步兵预备队。但大多数志愿军进攻,都是多个连队相互协调,大范围的疏散队形冲锋。

如果像电影里那样,只有7连单打独斗的时候还能讲点队形,其他情况都是在敌人几十米外潜伏,吹哨就肩并肩冲锋,志愿军早就打没了。我理解导演希望在镜头内表现大规模战斗的想法,我知道导演觉得按照实际场景拍,展现不了大规模战斗人多。但历史上其实已经给出方案了,当时在围攻几个基地的时候,敌我双方都回忆,在探照灯和照明弹的灯光下,志愿军夜战冲击阵型的剪影都被投射到一个平面上,一两个连队就有人山人海的效果。现实中存在的场景,导演和编剧稍微看一下战史资料,就不会死守着拍抗日神剧的习惯去扭曲历史。

总的来说,电影还是有可看之处的。坐在电影院里,看前20分钟的时候,我心想,回家要带我儿子再看一遍,中国导演真有进步。但是看完之后,我回家要对家里人说,你们爱看就看,我不拦着,但看完了我得推荐你再看看我的影评,中和一下。我们本来可以拍得的更好,现在这部的风格,实在是太像童话了。

如果是单位或者基层党组织作为集体教育活动去看,我更要提醒一下,最好能提前学习一下战史资料,看看当事双方的回忆录。如果拿着电影当史实,将来还要用里面的情节写学习资料,那还是不要钱了。

最后,虽然我给电影打了5.5分,我还是要说,《长津湖》这种题材能拍就是好事,陈凯歌也好,管虎也罢,我鼓励他们多拍电影。只是希望国家不要让少数人垄断好题材,要让每个文艺单位都能自由地展示历史,从自己的角度描述历史,最后才能大浪淘沙,拍出好作品。

好,感谢各位收看,335期节目到此结束。请注意睡前消息正常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二、五、日的晚上。本期节目属于例外,我们5号星期二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