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277】看电影《柳青》,怀念《创业史》

5961 字

标题:看电影《柳青》,怀念《创业史》、

简介:新电影《柳青》影评,介绍背景资料

封面:

电影《柳青》

简单所以真诚

open in new window

推送:“李白从未老去,杜甫未曾年轻”,这是文字为我们塑造的作者形象。写《创业史》的柳青,以憨厚的老农民形象面对世界,以至于我们忘了他也曾经年轻过。1950年柳青只有34岁,但凭借20年代入团,30年代参加抗战的资历,他已经是行政九级中央领导,位高权重,著作等身。接下来十几年,他放弃了职务、和生活待遇,在农村扎根,把自己完全变成一个农民,只为了写一部长篇小说。这样的人生,值得一部电影来纪念。

转发推送:马督工这次去看“根正苗红”的主旋律电影了,猜猜他怎么说。

大家好,2021年5月21日星期五,欢迎收看27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话题。

督工,最近的节目,你做了好几期影评,今天有一部主旋律电影《柳青》全国上映。督工你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2019年的第35期节目,我评论《我和我的祖国》,说七个短片,有5个不合格,或者用力过猛,胡编乱造,或者内容琐碎,不知所云,导演的能力明显不足以驾驭新中国的历史转折题材。

去年180期节目,评价过官方主旋律献礼片《我和我的家乡》,我说电影用温情的乡村旅游段子去覆盖宏大主题,结果传达了更接近于真相的反面信息,就是大多数乡村必然消失,靠正常途径已经不可能就地致富了。

现在这部《柳青》,和其他“主旋律”电影相比,好就好在严格控制了话题范围和表达力度,没有企图做一部史诗电影,也不是让每个系统的干部都跑出来刷脸,而是选取了50年代到70年代的十几个典型历史片段,用柳青写《创业史》的经历串起来,让我们自己去评价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和社会。

整部电影没有企图塑造一个特别宏大的主题,最多也就是用柳青个人去讲述写作经验,所以,不会产生用力过猛的夸张感,也不会让人觉得野心太大,超越了导演对历史的理解深度,反而会产生对历史的亲切感。我希望以后的主旋律导演和编剧能从这部电影吸取经验,先练基本功,拍好了再去追求经典大制作。

不过,柳青和他描写的集体化时代离我们已经太远了。对于90后、00后来说,1995年之前的事情就是父辈需要怀旧的历史,是要到文艺作品里面去理解的生活。而柳青1978年就去世了,2021年和他描写的时代,中间隔着40年的改革开放时期。现在忽然把柳青和他的《创业史》展示出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滴滴那个女总裁要传授商业经验,而不是50年代的农民。所以,我今天想给观众介绍一下柳青,以及他经历过的农村集体化运动。

督工,你也是柳青去世之后才出生的。从你的的视角看,柳青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读书的时候,语文课本有一篇小说选段《梁生宝买稻种》,当时我还不知道课文来自《创业史》,甚至不知道柳青的名字,只觉得这篇文章在生动刻画人物的同时,渲染了强烈的时代感,让我知道50年代通铁路的小镇居然还不通电灯,让我知道当时“煤气”的意思是炉子烧煤的烟,和农村烧稻草形成鲜明对比。最重要的一点,同样在渭河流域,上游和下游之间还通着铁路,居然一个地方的农民完全不知道另一边种什么庄稼。这让我深刻理解了农业社会的地域性,理解了什么是小农经济。

随着我慢慢成长,开始读《创业史》这种长篇小说,同时也听父母一辈讲述上一代农村生活,我在感性上意识到,柳青描写的那个年代,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我父辈刚刚经历过的生活,柳青的作品,和我父辈,祖父辈偶尔说起的人生经历可以相互对照,从更全景的角度让我理解刚刚结束的年代,理解父辈和祖辈的人生选择。

比如说,《创业史》的第一个角色,是梁三老汉,在旧社会三次创业,企图开创一个有房有地有牛的自耕农家庭,但是几十年卖死力气干活,得到的只有饥饿和屈辱,摆脱不了佃农身份。到了新社会,他的本能反应是,好时代来了,自己可以用之前的办法第四次创业,为了这个目标拒绝一切改革,在土改和集体化之间制造了割裂。这是最典型,最鲜活的传统农民形象,我80年代还能看到很多这种旧时代小农经济的代表。

又比如说,村里头号“能人”郭振山,不仅在旧时代就有商业能力,新时代也是蛤蟆滩最早的党员,在土改中立功积累了威信,成为村主任。但是,这样的人,对集体化兴趣也不大,因为他完全不用利用集体经济,就可以通过个人能力发展关系网,变成最富裕的一批农民。

小说里,最穷的佃农和最有能力的干部都不喜欢集体化,我的父辈说起生产队时代,也评价不高,这两种描述相互验证。但是,但对八九十年代的我来说,集体化时代又的确是一个刚刚结束的既成事实。这个矛盾让我开始思考社会的复杂性。

最终,我意识到,我在小学课本里对柳青形成的第一印象是对的,柳青生动地描写了人和生活细节,最终目的是记录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他的文学作品,将来是要当历史参考书的。中国今天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社会,但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工业社会如何在最穷困的农业社会启动。梁三老汉为了摆脱佃农地位,全家一年不吃盐攒钱,这样的描述,就是主流史书的最好注解。

对于我这一代人来说,类似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有从70年代讲起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从一个新时代知识青年的视角去看世界,时代上也更接近我们的生活,所以现在影响更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我相信《创业史》和《平凡的世界》都会有类似的历史地位,都是历史价值超过文学价值的作品。

另外,《平凡的世界》作者路遥,也是陕西作家,还直接得到了柳青的指导。电影最后一幕,就有路遥上场听柳青演讲的镜头。与其说这是文学界的传承,我更倾向于说,这是两个历史记录者在交接班。

说到这里,我再介绍一下柳青的生平。以往柳青的形象,是一个陕西农民形象的憨厚老头。但电影开头首先还原了50年代柳青的形象,一个年轻但资历深厚的干部,位高权重,前程远大,是同时代青年最羡慕的人。

之所以柳青能有这样的地位,原因是他有一个1926年入党,在北京大学读书的哥哥刘韶华。在1928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刘韶华鼓励14岁柳青加入共青团。之后,柳青考上陕西省立第四师范,组织学生运动,同时熟练掌握英文和俄文。抗战期间他上前线,在115师和129师当文化教员,又回到西北主持报纸。从1936年开始,他在各种报纸上发表小说,同时翻译外国作品,到1949年建国,他成为中国青年报的创始人之一,当编委和文艺副刊主编。全国干部第一次定行政级别,柳青是九级,对应厅局级干部。

但是,为了0距离观察新中国农村的变化,他辞掉了中央机构的职务,带着一个明显低配的县委副书记身份,到陕西长安县农村安家,后来连县委副书记的职务都放弃了。接下来14年,他在农村当一个普通农民,一起劳动,一起组织生产,记录素材,总结规律。彻底融入农村。

柳青自己回忆,当时村里的红白喜事他都参加,悄悄观察每个人哭起来没有眼泪,判断村民之间的关系。镇上收粮食,他从人缝里挤进去,帮忙看秤撑口袋,同时悄悄看周围人的脸色,,被误以为要偷东西。他到农村公路上数汽车,被民兵怀疑是特务。这种掌握现代先进文化,又舍得把自己扎进农业社会的人,才能写出《创业史》,给整个国家留下时代记忆。

最近几年,习主席好几次推荐干部学柳青下基层,原话是:“因为他对陕西关中农民生活有深入了解,所以笔下的人物才那样栩栩如生。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创业史》第一部出版之后,柳青拿到了1.6万稿酬。放在五六十年代是个天文数字,柳青不认为这是自己扎根农村14年的报酬,直接全部捐给自己所在的农村,建了一个小机械厂和医院,后来还预支第二部的稿酬,给村里接了电线。这样的写作模式,想写出差的作品也很难。刚刚拍的这部电影,既展示了柳青下乡调研的过程,也展示了他为了真实反映农村状况付出的代价,包括六十年代之后的社会变迁,这种不拼命搞理论说教,也不靠编故事的现实主义电影,最近几年不太多见,所以我觉得看的不亏。

柳青的《创业史》,总的来说是一部赞美集体化运动的小说。但是现在人民公社和生产队已经解散几十年了。虽然小农经济重新被逐渐消灭,但新的生产模式也不是柳青描述的那种合作互助式的集体经济。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柳青的《创业史》呢?

对柳青《创业史》的质疑早就有,还有更多的人根本没看过《创业史》,也不了解农村集体化历史,就开始批判柳青。所以,如果想理解《柳青》这部电影的十几个场景,我们需要重新回顾一下小说《创业史》和集体化时代。

土改后,农村重新确认了土地所有权,颁发了明确的证件和地契,土地私有制比解放前还牢固。从1950年开始,老解放区的部分互助组被看作战争年代的临时措施,开始逐渐解体。基层组织依靠土改建立的权威明显下降。这反映在《创业史》的故事里,就是郭振山很难再影响那些新富农的生活选择,要办事,村里找不到能人的配合。这个时候再提生产互助组,富农普遍认为那是给贫农的福利,没有国家强迫是不肯加入的。

就连主角梁生宝的父亲梁三老汉。对于梁生宝搞互助组的努力也不理解,当然他也不希望变成土改批判的地主,只希望当一个踏实的自耕农。原话是: “咱不雇长工,也不放粮。咱光图个富足,给子孙们创业哩!叫后人甭像咱一样受可怜。”如果互助组的作用真的只是均贫富,和平年代别说让农民自发搞集体化,就是政府强迫,也绝不可能稳定几十年。

互助组乃至生产队真正的进步性,在于消灭小农经济社会的无谓消耗,提高整体的生产效率。比如说,在土地被割裂成小块的情况下,用来分界的田埂就占据了相当一部分土地,分界线上灌溉施肥往往都会打折。农民各家养耕地用的牛马,如果只给自家的小块土地用,往往会有闲置浪费。但如果在农民之间交换、租借,又会因为互不信任,产生很高的交易成本。互助组可以把这些被闲置的资源动员起来。

此外,梁生宝买稻种的故事说明,当时农业技术的自发扩散非常慢,不仅地区之间有巨大差别,一个县,一个村内部,也参差不齐。互助组和生产队可以促进农业技术扩散,充分利用农业社会的潜力。至于说团结起来修水利,改良土壤,对抗自然灾害的长期效益,更是能明显提高农业社会的生产力。正是基于这部分潜在的经济增量,党组织才对互助组有信心,也相信梁生宝这样的农民最终能动员起农民自发搞集体化的积极性。

后来之所以有人怀疑《创业史》的真实性,怀疑50年代农村是否真的存在自发性的集体化趋势。最主要的原因,是对集体化时代的主流经济结构有误解。

农业劳动需要分散在土地上进行,又很难对每天的工作数量和质量进行精确考核,所以集体经济从出现的第一天开始,就面临着刺激劳动积极性的管理问题。集体经济规模越大,考核管理就越难。过去几十年,集体经济时代最典型的代表符号是人民公社,甚至被称为人民公社时代,所以很多人以为当时生产分配的基本单位是乡镇级的人民公社,进而推断集体经济一定有严重的效率损失,吃大锅饭注定都要饿肚子。

但实际上,集体化时代的大多数时间,中国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都是不到100个劳动力组成的生产队,国家明确规定,农业生产资料“三级所有,队为基础”。在生产队上面有对应行政村的生产大队,对应乡镇政府的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公社的确会指导一部分劳动,但日常农业生产主要还是生产队自己组织,由直接民选的队长和会计负责日常管理,所有成年人一起做监督。这样的生产组织虽然也有很多效率损失,但毕竟生产单位小,监督成本低,效率损失并不算太夸张,还消除了小农经济的大多数内耗,集体经济是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的。我妈妈说起当年在生产队劳动,说曾经有几年,一个土匪出身的老农民当生产队长,管理特别严格,榨干了所有人的劳动时间,虽然每个人都很疲劳,但年底的时候每户人家分到的钱和粮食都比往年多,甚至可以直接盖新房子。

不过,当年的农村,正处于一个人口爆炸期,生育习惯还留在解放前的旧社会,用高生育率抵消高死亡率,但实际上死亡率大大下降,所以大多数家庭都是四五个甚至七八个兄弟姐妹。这些孩子长大受教育,支撑了80年代到21世纪初的经济奇迹,但在当时还主要是粮食消费者,占用了大多数粮食增量,让吃饭问题长期紧张。

另外,当时的城市工业还不够发达,提供的税收不足以反哺农村,而公社又要提倡兴办一些前所未有的社会机构,比如说学校、卫生所,这些民办教师和赤脚医生也要消耗农村资源,在提供福利的同时也让增加了一部分农民负担。所以集体化时期的日子显得艰难,但这是一种有希望的艰难,为了孕育更发达的工业社会而努力,和之前旧社会小农经济在战乱内耗中停滞,完全不是一回事。柳青观察到了农业集体化的进步性,写出了《创业史》,这其中当然有一点宣传成分,但最主要的内容,还是真实的生活。

柳青是整个长安县级别最高的干部,是20年代加入组织的老党员,但他在自己扎根的皇甫村,最注重保护村民的退社自由,从来不会拿出党组织的权威去压制人,而是帮助村干部,找村民摆事实、讲道理,然他们看到集体化的好处,最终自己提出要团结起来,自然地解决贫农落后的问题。

60年代初期,先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过头集体化运动,然后上级组织又发动了整顿农村党组织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派来很多不了解情况的干部,把基层党员干部当作敌人斗争,企图制造一个“纯净”的农村。柳青这个时候会对工作组说明自己的身份,要求实事求是搞运动,为基层干部减轻压力。最终,柳青也被定性为“四不清”干部的“黑后台”,但仍然坚持说要保留自己的意见。

柳青62岁就去世了,他曾经策划的《创业史》第三,第四部最终没写出来,所以我们看不到这些故事,但是最近这部电影借着柳青的视角,真实反映了集体化过程中各种负面问题,值得去看看。

集体化时代最大的问题,最大的希望,都是六七十年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代受教育青年。1975年的时候,中国每年有1800万人读初中,其中绝大多数都在农村。中国人多地少,在人口爆炸的背景下,把这批年轻人投入农业生产,也不会产生多少粮食增量。而这些人受过了中学教育,也希望能过上现代化生活,不再梦想着当一个和平年代的普通农民。

新一代人,尤其是最聪明,最健康的那部分人必然会要求离开农村,到城市,到工业经济领域找一条出路,这就注定要破坏基于熟人社会和纯农业经济的生产队制度。可以说,集体经济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解体是一种必然。但这并不意味着50年代的集体化运动是失败的,恰恰证明集体化经济孕育了中国的新时代,在人力的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集体化运动都为全面工业化做了最好的准备。

柳青在选择下乡地点的时候,已经猜到集体化经济要为将来的工业化社会开路。《创业史》特别设定了一个女孩徐改霞喜欢主角梁生宝。徐改霞抗拒传统婚姻,最后借助新婚姻法获得自由,也希望能嫁给梁生宝。但最终她选择了进城当工人。电影里面有个细节,梁生宝的原型探望病床上的柳青,开玩笑说,你在书里给我安排了一个不存在的女朋友。我理解,这个徐改霞,就是柳青对未来七十年代留下的伏笔或者说预言。

所以,虽然柳青并不怕下乡艰苦,但他选择了距离西安不远的长安县,而不是自己熟悉的陕北,一个理由也是想观察工业化对农村的影响。梁生宝出门买稻种,要依赖铁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后来生产队搞副业,要依托于城市市场和工业资源。柳青自己拿到稿费,第一时间要支援农村搞小工厂,这都是集体农业时代给未来积累的资源。虽然大多数地区的集体经济组织没有生存到工业化年代,但我们今天生活在发达工业社会,必须感谢50年代农民的集体化探索。

话题最后回到电影。我认为,导演和编剧没有直接超越电影工业的水平,强行去拍《创业史》,而是先拍了一部剪影式的传记片《柳青》,是非常明智的选择。现在这部电影,非常对得起我们目前的电影工业水平,以及对历史体裁的把握能力。

电影改编自柳青的女儿刘可风为父亲写的传记;电影编剧指导芦苇之前给《活着》《霸王别姬》做过编剧,而且有在关中农村生活的经历;导演田波和我一样是81年的年轻人,是柳青的陕北老乡。他们很努力地还原了50年代到70年代的中国农村和城市。比如说,电影里面,牛粪落在地上,会被捡肥料的老人小孩争抢,我父亲童年也做过同样的事情。在影片开头,五六十年代农村用的是木轮牛车,到了影片末尾,70年代末的农村虽然还是畜力车为主,但已经换上了充气轮胎和钢轴承,通行能力大大增强。这些细节让我看到了剧组的用心,看到了电影工业进步。我相信再过几年,我们会拍一部《创业史》,用最真实的镜头反映50年代中国,把柳青在平常生活中描写的史诗变成画面。到时候,我一定再去贡献电影票。

好,277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日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