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240】人均GDP1万$,为啥墨西哥没啥好消息?

5736 字

《人均GDP1万$,为啥墨西哥没啥好消息?》

简介:中国人均GDP刚刚超过墨西哥,俄罗斯找中国提出登月计划。

封面:

1万美元人均GDP

墨西哥靠什么?

推送:墨西哥1.3亿人口,制造业产值明显高于1.4亿人的俄罗斯人,也高于2.1亿人口的巴西,2.62亿人的印尼。中国的人均gdp也是刚刚压过墨西哥。分析这样一个制造业国家,对中国很有参照意义。

转发推送:中国人看到墨西哥的新闻,一多半都和谋杀、毒品相关。但墨西哥已经保持了几十年中等发展国家水准,护照可以免签去160多个国家地区。所以我们会自然产生两个问题:墨西哥的经济到底靠什么,以及墨西哥为什么会“等”中国追上来。

大家好,2020年2月23日星期二,欢迎收看240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2020年,中国的人均GDP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可以确定压倒了墨西哥、俄罗斯和马来西亚。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62769open in new window

督工,墨西哥在中文媒体上出现的时候,几乎总是和毒品、犯罪的新闻相关联,为什么这样的国家还能有近1万美元的人均GDP?或者反过来说,为什么人均一万美元GDP的国家没有什么正面新闻?

https://new.qq.com/omn/20210216/20210216A05IVS00.htmlopen in new window

http://pic.people.com.cn/n/2014/1109/c1016-25998127.html

这些年我们的发展速度领先世界,所以有点看不上墨西哥了。但无论是相对拉美,还是其他第三世界国家,墨西哥都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发展榜样。墨西哥人口1.3亿,已经超过日本了,保持1万美元的人均GDP,不可能靠服务业或者资源,必须有强大的现代制造业。目前墨西哥的GDP总量世界第15,制造业产值在10-15名波动,制造业比例不算低。从总量来看,墨西哥的制造业和印尼、俄罗斯、巴西的不相上下,但是人口比这三个国家都要少,算是制造业很集中的国家。

2018年世界制造业大国排名

墨西哥本国的传媒行业不算发达,我们对它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来自美国。如果只看美国电影和美剧,墨西哥人好像或者在制毒贩毒,或是在美国打黑工,要不就是在贩毒和偷渡美国的路上。但从贸易数字看,墨西哥的经济基础是出口汽车、零配件,以及电子电器产品。墨西哥2020年的钢铁产量世界第15,1690万吨,如果不是疫情,能造3000万吨,一万美元的GDP还是对应很大一块实体经济的。

墨西哥出口产品结构

国内媒体提到墨西哥的时候,除了会说贩毒、偷渡,还经常用墨西哥当“中等收入陷井”的例子,督工你怎么看?

中等收入陷阱是 “陷阱”,但前面定语是“中等收入”。墨西哥成为中等收入国家已经几十年了,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中产阶级。按联合国发布的2020年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墨西哥的人类发展指数得分仍然高于中国,主要拉分指标是“人均受教育年限8.8年”和“人均期望受教育年限14.8年”。这两个指标需要长期积累,中国想要超过墨西哥还需要点时间。虽然新一代中国人的教育水平已经逐渐超过墨西哥,但墨西哥还是能给现代制造业提供大批熟练工人。

过去几十年的大多数时间里,墨西哥老百姓的整体生活水平足以令中国平民羡慕。拿着墨西哥护照可以免签或落地签去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欧盟、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新加坡。如果拿得出资本证明,墨西哥人入籍美国也比较容易,因此一直有人把墨西哥当成移民欧美的中转站。

和其他中等国家相比,墨西哥的制造业排名不算低,为什么墨西哥制造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像没什么存在感?

两个原因,从消费品来说,墨西哥的大部分工业产品在北美自贸区内消化掉了,中国市场看不到,所以还不如孟加拉国造衣服给人印象深刻;从大型设备和耐用品来说,墨西哥缺少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本土制造业品牌,虽然制造业产值大于巴西,但是造不出支线客机这种集成产品,只能搞一些零配件,所以存在感很差。

比如说汽车工业,墨西哥是全球第六大汽车生产国,第五大汽车出口国,本国17%的工业产值,30%的出口都靠汽车。2019年墨西哥生产375万辆,一半以上出口,主要的市场是美国。同时,墨西哥也是世界上自主品牌存在感最低的汽车生产国,出口汽车一般都被认为是美国、日本、德国的产品。

视频素材,蓄势待发的墨西哥汽车业:

Mexico poised to be a major auto manufacturing hub - YouTubeopen in new window

又比如说电子工业,这几年因为中美贸易战,墨西哥的电子电器产业增长不少,主要向美国和加拿大出口。中国品牌也打算过去建工厂,绕过美国制裁。2020年,韩国LG电子在墨西哥的电视机产量增长30%,中国TCL在墨西哥增加三条生产线,造大尺寸电视;海信、创维、康佳也正在去墨西哥开厂的路上。但就算是有贸易战这么好的机会,也没有听说墨西哥本土电子品牌做起来。

https://new.qq.com/omn/20201116/20201116A081N000.html

http://digitalhome.cheaa.com/2020/0114/567938.shtmlopen in new window

墨西哥目前拥有4家世界500强企业。墨西哥石油公司、美洲电信公司,国家电力公司,这三家听名字就知道,是依托本土市场的企业。其中美洲电信的老板卡洛斯垄断对墨西哥国内电信市场,当过好几年的世界首富。另外一家墨西哥世界500强,是福门托Fomento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可口可乐提供饮料生产外包,以及在墨西哥全国经营连锁便利店,所以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没什么存在感。

为什么墨西哥工业产值不低,一直没有知名的企业品牌呢?

中国、日本,在大规模和美国进行贸易之前,已经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和基础科研能力,所以能借助美国市场逐步建立自己的品牌。而墨西哥距离美国太近,19世纪开始就遇到了世界上一流工业国。对墨西哥本国资本来说,就地支持基础研究,做大品牌,阻力太大,不如给美国做配套;美国资本更是可以直接利用本国的研发能力和品牌,所以墨西哥只能被动接受美国溢出的工业,不能主动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这就是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的含义。

19世纪到20世纪中期,美国工业越来越发达,向邻国转移的产业越来越多,美国资本吃肉,墨西哥也可以喝汤,而且汤的质量越来越好。但无论如何,墨西哥没有自己决定喝什么汤的选择,甚至没有喝不喝汤的选择。现在美国自己的制造业开始空心化,墨西哥的工业发展也就撞上了天花板。如果美国为了安抚本国民众要搞制造业回流,那墨西哥工业反而会首当其冲成为牺牲品。在这种局面下,墨西哥人口相对产业规模反而过剩了,所以黑社会不缺人力,甚至不缺资源,在局部地区能压倒政府。

缺乏产业升级能力,缺乏核心技术,墨西哥的外资随时有撤走的选择,所以墨西哥对外国资本没有议价的资格,无论是企业合作,还是劳资冲突,都处于弱势。过去的20年中,墨西哥的罢工急剧减少,在2012年到2018年中,墨西哥总共只发生了22次罢工,而且只有5次罢工规模超过了1000人。相对于1.3亿人口来说,聊胜于无。过去几年,对于墨西哥来说,唯一值得庆祝的事情就是特朗普上台,快速发动和中国的贸易战,导致一部分对美出口产业转移到墨西哥。2019年,墨西哥超过中国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才是最希望中美贸易战持续的国家。但如果墨西哥一直保持现在的产业水平,只有规模没有品牌,只有生产线没有核心技术,就算中美贸易战继续升级,墨西哥分到的份额也不会再增加多少了,印度都比墨西哥的机会更多。

那么,墨西哥是全球最早建立稳定左翼政权的国家,也搞过社会革命,为什么不能暂时隔绝美国经济压力,选择的独立产业路线呢?

墨西哥的确是最早一批稳定的左翼政权,甚至苏联都从墨西哥学到了很多经验。

1910年墨西哥革命爆发革命, 50万平方公里土地被分配给200万农户, 1917年的宪法规定了很多工人权益,比如8小时工作制、罢工权、每周休息一天和解雇赔偿。1917宪法还规定了土地国有制,禁止宗教团体从事教育,国家提供免费义务教育;照顾孕妇。苏俄1918年宪法借鉴了很多墨西哥宪法内容。后来托洛茨基逃到墨西哥,也是因为这里愿意庇护流亡的左翼革命者。

1934年,卡德纳斯总统上台,进一步分配土地,建立集体制村社,把石油工业和铁路收归国有等等,给革命制度党带来了长期执政地位,按道理说是有能力策划独立经济发展路线的。

卡德纳斯

尤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绿色革命在墨西哥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墨西哥不但实现了粮食自给,还能少量出口,墨西哥就是趁这个发展机会提升到中等经济水平国家,同时还搞了进口替代政策,用关税准备扶植本国工业,让工业慢慢积攒利润,培养研发能力,最终有资格和发达国家竞争。

但是,进口替代政策天生就有内外两方面的阻力。

从国家内部看,进口替代意味着对工业进行补贴,无论是加关税这种全民承担成本,还是直接给财政补助,都是向工业部门转移利润,希望他们有产业升级的能力。这就遇到一个最直接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对于中国和早期的苏联来说,相当一部分成本是农业承担的,国家低价从农村购买一部分口粮,甚至廉价收购粮食,出口换外汇补贴给工业部门。同时,国家限制工业品供应,客观上提高了本国较差工业品的价格,再从农村转移一部分资源。

但是墨西哥做不到这一点,它的土改不彻底,保留了一部分庄园,剩下的土地分给农民搞小农场,政府也没法控制农业的剩余资源。所以,墨西哥补贴本国企业的资源,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借外债拿到的。1982年债务危机爆发,墨西哥进口替代政策就算走到头了。

在外部来说,进口替代不是终极目标,谁也不想长期补贴落后的产业,而是希望本国企业尽早发展起来,从进口替代转向出口导向,在自由贸易状态下,和外国平等竞争。墨西哥1982年的债务危机和石油价格波动有关系,但归根结底是补贴时间太长了,政府承受不了持续的投资。所以,最好是有那么一段时间,能自由进入发达国家的市场,同时继续用关税保护本国的产业。这样,保护产业的同时,可以逐步赚一些外汇,也能探索和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状态的时机。

然而,美国和欧洲单方面开放市场,不反过来提太多条件的好事,不是每个国家都能享受的。二战之后,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国家,基本都是围绕在中国苏联附近,不优待就要倒向中苏阵营的国家,比如说韩国、日本,泰国,都因此得到了单方面保护产业的机会。就连中国自己,80年代也因为站在北约一边对抗苏联,享受了前所未有的外贸环境。

墨西哥远离欧亚大陆,根本没有倒向苏联的选择,所以往往只能在闭关锁国和彻底开放之间二选一。当遇到债务危机,被迫开放的时候,墨西哥的所有工业企业,无论是不是准备好了,都必须暴露给全世界的竞争对手。所以墨西哥最终丧失了主导自身工业化的机会。

现在,墨西哥的石油产量已经从最高峰的2亿吨下降到1.4亿吨,很难填补本国的财政缺口。在几轮债务危机之后,墨西哥的商业银行体系几乎全部外资化。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署以后,北美的廉价农产品涌入墨西哥,低效率的小农场快速破产。所以墨西哥经济停留在人均1万美元的水平上,社会秩序越来越坏,在可期望的未来没有快速改善的机会。

2月15日,俄罗斯政府宣布要和中国联合建立月球科研站,2月16日塔斯社宣布,俄罗斯计划利用四枚“安加拉”系列运载火箭实现载人登月计划,四次发射分别送载人宇宙飞船、轨道舱、登月舱和两个氢氧火箭进入轨道,对接之后组成登月系统。督工你怎么看待俄罗斯的登月计划?中俄合作能不能让中国节约一部分资源?

这是俄罗斯再次挖箱底凑出来的方案,很符合俄罗斯现有的技术水平,但也因此包含了巨大风险。如果是为了和美国争面子,到月球插一面旗就算成功,倒也不妨试试。但如果把登月当成探索宇宙长期计划的一部分,要考虑安全和代价,就没必要强行去配合停滞的俄罗斯技术。

一次完整的登月任务,包括了四个模块,奔月--绕月--登陆--返航,先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克服强大的地球引力,送整个登月系统去月球,到达月球轨道以后,用小推力火箭系统送登月舱完成登月,最后抛弃大部分重量,用最少的的能量克服较小的月球引力,只把载人部分送回地球。

在50年前的阿波罗登月时代,轨道对接技术还不够完善,所以美国采用是整体发射模式,整个登月系统合在一起发射出去,到月球轨道再分出登陆舱。这样的设计,主要问题是需要超大型火箭。大型火箭系统复杂,带人上天风险比较高。所以当时就有人认为,阿波罗计划存在很大的赌博性质。苏联人也想试试阿波罗登月方案,但是自己的N1大型火箭失败了,只能放弃登月。

阿波罗计划结束以后,美国苏联和其他国家都反思过登月方案,认为可以把宇航员用普通的中型火箭送到地球轨道上,然后用重型火箭发射登月系统,在地球轨道对接之后再去月亮。这样万一登月系统的重型火箭发射过程中出问题,不至于带着宇航员一起死。反过来说,重型火箭不载人,安全系数可以低一点,造价也低一点。俄罗斯这次用四次发射来组装登月系统,也是类似的思路。

但是,前面提到的反思方案,都是两次发射,一次组装,然后去月球。俄罗斯是四次发射,三次组装,三倍的组装过程。

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组装飞行器,和地面生产线上固定组装不一样,每个已经在轨道的部件都有自己的轨道,需要慢慢调整轨道实现轨道交汇,期间耗费很多燃料和时间。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的对接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而且,俄罗斯现在并没有同时发射四发火箭的能力,必须找四个发射窗口期才能完成发射。如果任何一次发射因为天气、故障等原因延误,都会影响整体方案延误。

更要命的是,俄罗斯准备的登月氢氧发动机使用低温燃料,就算在太空里,也不适合长期储存,所以动力系统上天以后,必须在尽快完成组装开始奔月,不然整个任务就得失败。三次对接明显降低了登月成功率。

我国前些年也有专家提出类似方案,用长征五号火箭多次发射,在轨组装登月系统。但是最后我们自己否定了方案,还是决定开发大推力大载荷的长征九号火箭,一次性把载人部分以外的载荷全打上去,在轨组装一次就去月球。美国人这一轮登月,是准备使用重型SLS火箭系统,单次入轨重量95吨到130吨,也是在轨组装一次就去月球。

就在今年1月16日,美国测试SLS火箭系统,一级火箭出现故障,算是严重挫折,但是美国有钱也有储备技术,所以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明天,2月25日,美国就要进行第二次SLS火箭系统测试。

https://new.qq.com/omn/20210220/20210220A0E99400.htmlopen in new window

俄罗斯这边,本来也有对应SLS火箭或者长征9号的重型火箭,叶尼塞火箭,低轨载荷103吨。而且本来俄罗斯的登月计划也是基于叶尼塞火箭的,计划起飞重量3281吨,比美国SLS火箭多了600吨。。但是,俄罗斯实在是没钱造大火箭了,1月14日,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理事会建议推迟叶尼塞火箭的开发。

俄科学院空间理事会建议推迟"叶尼塞"火箭研制工作_科技_每日经济open in new window

(第三个叶尼塞,第四个长征9号)

在这个背景下,俄罗斯只能用现有的安加拉火箭搞登月,这是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开发的最重要航天系统。

当然安加拉系统也是刚刚开发出来,需要足够多的测试才能用于载人航天。比如说美国阿波罗计划是打了5次土星5号,才轮到最终登月的阿波罗11号。安加拉系列火箭到现在只试射了两三次,重型火箭的第一次商业发射本来预计上周启动,结果推迟到2022年。俄罗斯方面说是韩国的卫星原因,具体情况很难说。

https://new.qq.com/omn/20210218/20210218A07B3H00.htmlopen in new window

好在安加拉系统的很多技术曾经拿到韩国测试,就是韩国罗老号火箭的第一级。虽然前两次都失败了,但第三次成功,很多技术都得到了验证。所以俄罗斯拿出安加拉火箭给中国画饼,说一起搞登月项目。

韩国罗老号火箭的第一级就是安加拉火箭的标准模块

重型火箭是很烧钱的。美国人的SLS方案,到2020年已经花掉了186亿美元,每次发射需要20亿美元,五次发射,就需要300亿美元左右成本。俄罗斯拿不出这笔钱,只能退而求其次,推荐省钱,但是风险大的方案。

就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重型运载火箭迟早要搞,不登月也绕不过去。所以我们还是坚持在搞长征9号,甚至还有平行的方案。毕竟登火星也要重型火箭,总不能说登月拼装3次,登火星拼装20次。选择便宜方案,中国恐怕受不了潜在的代价。

更何况,对于有能力搞技术升级的国家来说,重型火箭也不会一直这么贵。马斯克正在开发重型猎鹰火箭,号称每次发射只要一两亿美元,已经往火星轨道送了一辆跑车。如果马斯克的计划成功,中国必然也会跟进,到时候就更不会选择俄罗斯的中型火箭登月计划了。所以,俄罗斯这个在苏联遗产上打滚的多次发射方案,最好还是像苏57战斗机,基辅级航母那样,拿到印度去忽悠。中国这边和俄罗斯签方案,多半只是敷衍一下。

好,240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