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129】砸哥伦布雕像,不好!砸丘吉尔雕像,好!

6904 字

大家好,2020年6月16日星期二,欢迎收看12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5月30日,从上海经过张家港到南通的沪通铁路顺利试运行,预计7月1日正式运营。

沪通铁路

沪苏湖铁路

沪平城际铁路

沪嘉城际铁路

最近,还有两条从上海出发的铁路线也有消息。6月4日,去湖州的沪苏湖铁路开工。6月7日,上海金山区宣布,年底开建去平湖的沪平城际铁路。督工,上海附近新增三条铁路,是巧合吗?

沪苏湖铁路开工仪式

其实还不止这三条,上海这几年还要修去嘉兴的沪嘉城际铁路,经绍兴到金华的沪绍金城际铁路,这都是在落实去年12月的中央文件,《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

通过这份文件,国家正式确认,要打破长三角现在的省级行政区划,发展大都市经济圈。现在长三角虽然各城市的城区要连起来了,但轨道交通上还有很多断点,所以要建很多新线路,把交通网补全。这份《纲要》还明确提到,都市圈搞同城化,上海继续发挥龙头作用。所以上海周围出现了很多条城际铁路。

现在的长三角都市圈发展思路,明显借鉴了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东京都市圈和纽约大都会区是全球最大、经济上最成功的两个超级都市圈。它们最明显的共同点,就是轨道交通发达。

从大城市发展成大都市,城区会覆盖更大的二维平面。二维图形有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尺寸变大的同时,面积相对周长增长的更快。2倍的周长对应4倍的面积。一般来说,从某个城市出发的交通流和城区面积成正比,如果每个人都开车出行,大都市外围必然会堵车。所以要修郊区和城际轨道交通取代汽车,解决长距离的都市圈交通问题。

不算新干线这种长途线,现在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总里程超过3000公里。纽约大都会的轨道交通里程数超过4000公里。

现在上海常住人口有2500万,流动人口上千万。上海的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虽然是全国第一,但只有700公里。长三角都市圈人口有一亿多人,但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的地铁里程加起来,也只有1500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可提升的空间还很大。城际轨道方面,长三角地区高度依赖于铁道部的几条干线,跨行政区的地铁只有上海地铁11号线,从上海伸进江苏昆山市6公里。这显然是不够的。

6月3日消息,江苏徐州和安徽萧县达成协议,要跨省修徐州地铁一号线,其中 安徽境内十几公里。上海如果再不搞一些跨省轨道交通,长三角都市圈的发展就要落后了。所以上海连续开通城际铁路项目,除了湖州、嘉兴这种相邻城市,还要和江北的南通、扬州,泰州沟通,不再让这些城市绕路南京去上海。

郊区铁路也一直是长三角交通的弱项。上海和苏州之间有很密集的高铁班车,单程半小时,但两个城市之间的大片郊区乡镇,轨道交通的覆盖率就明显不足。坐公交到市区也要花1、2个小时,这也是今后要的建设重点。

纽约和东京周围的轨道交通,大多数也是几十年前修的,当时的人均GDP也就是现在上海的水平,甚至还不如。为什么上海外围的轨道交通密度这么低呢?

中国工业化起步太晚,没有经历第一次工业革命大修铁路的时代。当时没有汽车,稍微重一点的东西就要修铁路,所以早期工业国的铁路里程都非常吓人。美国1916年铁路就超过了41万公里,纽约附近最密集。公路兴起以后,这些运货铁路直接改造成客运线路,不用另外征地拆迁,所以搞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成本很低。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全国铁路总里程2.2万公里,其中一半还是在东北。整个20世纪,只有东北实现了每个县都通铁路,出门坐火车。上海虽然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但郊区铁路很少,郊区进城很麻烦。一直到我读大学的时候,同济大学所在的五角场,还有一些居民认为上海是另外一个城市,要去市中心的时候,会说自己“去上海”。

所以,在长三角都市圈逐渐形成的过程中,上海很难改造旧铁路沟通外围地区,只有地铁三号线是依托旧铁路建成的,其他线路都要重新征地,的确比同等经济水平的发达国家都市圈落后。今年开始密集建设城际铁路,算是补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欠账。

修了这么多城际铁路,上海大都市圈的生活方式会有什么不同吗?会多出什么优势吗?

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买房。上海现在房价每平方米5.4万,短期内不可能大幅下跌。而上海外围的很多城市,房价不到上海的三分之一。以后也许会有很多人在江苏浙江买房,坐城际火车上班。

按照东京、纽约的都市圈经验,城市交通的极限距离,可以拉长到100多公里。东京都市圈的上班族,几十年前就靠城际铁路上下班了。另外,上海现在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退休人口四五百万。这些老龄人口需要配套服务设施,也没有通勤需求。完全可以选择把住房置换到周边城市。

从全世界的尺度看,进入21世纪后,各国尖端竞争力越来越向少数大城市群集中,东京都市圈现在集中了日本四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将来也会有至少五分之一的人口集中在几个大都市圈,每一个至少一亿人口。上海都市圈的规模将来肯定会超越东京与纽约,现在再不大规模建设轨道线,将来的交通一定会出问题。。

继续说交通。在南京以东,今年要开通两座长江铁路大桥。其中一座是前面提到的沪通铁路桥,另一座沟通镇江到扬州,准备8月投入运营。这也是长三角一体化的一部分吗?

睡前消息第77期,我讲过“散装”江苏的问题,从交通地理来看,江北缺铁路,南京以下的长江缺跨江铁路桥,加剧了江苏的分裂,现在新修这些跨江铁路,不仅仅是帮助长三角一体化,也是在帮江苏完成一体化。

这两座桥,对应江苏北部的两条交叉铁路,交叉点在淮安。淮安过去是京杭大运河的水运枢纽,是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的驻地。京杭大运河地位下降以后,淮安的相对地位下降了一个世纪,现在重新变成交通枢纽了。

过去大运河是中国内陆交通干线,为什么要等到21世纪,才会在大运河方向修铁路呢?

历史上,中国人自己规划的第一条铁路线,是李鸿章的1875年提议的“津浦铁路”,铁路线基本平行京杭大运河,也叫运河铁路,这条铁路是通过淮安和扬州的。

1875年李鸿章提出运河铁路方案,但一直没有得到批准,李鸿章把路线压缩了一下,只从天津修到淮安,还是被否决了。因为大多数贵族和官员反对一切铁路,剩下的人也担心洋人会借着铁路插手中国内政,所以不愿意修路。直到1895年甲午战争,李鸿章主持的铁路项目,都是一段一段的中短程“试办”铁路线。加起来五百公里,沿着运河的1000公里铁路计划当然落实不了。

甲午海战之后,清朝官僚们意识到变革的必要性,开始修干线铁路。但是清朝这时候刚刚经历过几十年内战,还要给列强赔款,已经没什么钱了。修一公里铁路,差不多4到10万两白银,京清铁路一千多公里,预算至少六七千万两,清朝拿不出这笔钱。所以最后只能找帝国主义帮忙,用帝国主义贷款修路。

确定贷款以后,下一个问题是选择线路。经过甲午战争,清朝不希望铁路线太靠海,而且运河南段还有不少人口靠水运吃饭,守旧派担心铁路会引发大规模失业,所以运河铁路计划逐渐被放弃,改成更靠西的方案。所以,东部铁路干线最终选择从南京方向过江,通过安徽去徐州。绕过了淮安宿迁,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京沪铁路。

淮安最终通铁路是1998年,比李鸿章的计划晚了123年,但还是不能直接沟通上海。现在江苏的新建高铁线路把徐州、淮安、扬州连起来,也算是最终落实了李鸿章的方案。

上一期节目,督工你分析了美国警察行业,说美国警察组织了封建行会,每年花掉的钱和中国军费差不多,有些警察在很安全的地方巡逻,一年领20万美元工资,观众表示怀疑,督工你能举个例子吗?

http://news.cri.cn/gb/27824/2011/12/11/3245s3471226.htmopen in new window

美元每年都在贬值,我们看一个9年前的数据。2011年12月9日,纽约和新泽西港务局发布雇员收入报告,66人收入超过20万美元,其中很多是一线巡警。这个港务局的大多数基层警察年薪6.8万美元至9万美元,但是加班费往往超过工资。乔治·华盛顿大桥一个巡逻警察,基本工资9万美元,算上加班费和其他补偿,到12月的时候已经领了22.2万美元。

另外,今年6月10日,美国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提供数据,2015年美国警察平均工资8.2万美元,加上福利和保险,政府要为每个警察付15万美元。考虑到这是一份终身制工作,美国警察的报酬很可怕了,明显高于美国大学全职教师的工资,甚至比副教授的平均收入还要高一点。维稳方面花钱比科研大方,这是美国发展减速的重要原因。

民调:近六成美国居民反对削减本地警察部门预算_新浪科技_新浪网open in new window

127期节目,督工你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孕妇儿童抗生素超标,主要源头是牛奶里面的抗生素,很多观众认为我们引用的资料不足以证明结论,而且引用的论文也太陈旧。督工你对这些评论怎么看?

当时制作节目的时候,为了控制视频时间,我压缩了一部分内容,没有提到上海交通大学2020年3月13日的最新论文,这里我给大家看一下主要结论:

首先,多吃牛奶鸡蛋,和抗生素水平高有相关性。

其次,已经有1%的孕妇危险指数值大于1,长期积累有中毒风险。

第三,牛奶和鸡蛋的抗生素问题都很严重。

第四,怀孕期间,多吃水产品和肉,反而不会造成体内抗生素超标,作者怀疑是孕妇会挑选比较可靠的肉类和野生鱼类,但对牛奶和鸡蛋的抗生素残留认识不足。

所以,中国牛奶质量虽然比三聚氰胺时代要好,但继续改善的空间还是很大,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们介绍的论文。

督工,上一期你分析了美国的反种族主义抗议活动。现在美国人虽然没有搞全面暴动,但是在文化领域做了很多新鲜事。抗议者开始破坏早期白人殖民者的塑像,审判历史上的种族主义行为和言论。现在连哥伦布这个美洲的发现者也不能幸免,塑像被砍头,督工你怎么看?

一夜之间 美示威者开始清算历史“暴君” 斩首哥伦布雕像信号强烈|哥伦布|弗洛伊德|示威者|种族主义|雕像_手机网易网open in new window

以现在的法律和道德去衡量,历史上绝大多数名人都有罪,其中包括哥伦布,也包括华盛顿,我就不细说他们搞种族屠杀,支持奴隶制的细节了。但是,拿着现在的法律道德去审判古人是有问题的,因为对于几百年前的人来说,种族主义和奴隶制就算谈不上正义,至少也算普遍规则。当时白人当奴隶,甚至白人给黑人当奴隶的也不少,不能由少数几个白皮肤的人物来承担整个时代的问题。这些几百年后的现代人跑去砸塑像,搞个人批判,很没意思。

但是,我也能理解当代美国人砸塑像。从17世纪殖民地时代到当代,美国打过很多战争,但没有搞过政治革命,文化也没有根本性变化,很多传统社会的文化符号、政治结构还在发挥作用,比如说崇祯9年建立的哈佛大学,比如说明朝万历47年出现的州议会。第一船黑奴也是万历47年到达弗吉尼亚的。

现代美国有上千个城镇用哥伦布命名了,包括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很多上层美国人还以欧洲祖先的家族称号为荣。这么多塑像立在美国街头和政府机关,不仅仅是美国人爱惜文物,也因为主流社会的确认为自己在法统和道统上是早期殖民时代的后继者。所以,现代抗议者用当代的意识形态去批判古代人,乃至对塑像砍头,是让美国主流社会为自己的历史包袱买单。

我们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年轻的国家, 1949年的政权更替,不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而是彻底和历史划清界限。之前是旧中国,现在是新中国。50年代搞了社会大革命,60年代搞了文化革命,之后的新中国不提三纲五常,不认为血统之间有尊卑区别,不用科举制选拔和皇帝共天下的举人进士,不认为山上的少数民族是野蛮人。如果用传统王朝的标准来衡量新中国,可以说是斯文扫地,道德沦丧。

但新中国根本不在乎传统社会的评价,因为我们把传统社会直接消灭了。革命以后,统治技巧不再由少数人垄断,政治军事权力不允许世袭,完全重新定义了一套新的社会规则。为了新规则顺利运行,新中国需要清除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糟粕,集中拆了很多庙,烧了很多神像,砸了很多孔子牌位,批判了一大批人,写了一大批书揭露旧时代,包括学术著作,也包括儿童看的小人书。最重要的是,新中国夺走了了旧时代统治者的财产,拆掉了旧时代的全部统治集团,完全不给旧时代的文化留生存空间。

新中国在抛弃这些旧制度,旧文化,旧人物以后,建立了一个能正常运行,而且蓬勃发展的社会,这是中国现代社会的来源。

新中国和旧中国划清了界限,通过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把恩怨都做了一个了断,所以当代中国人可以放下情绪,用科学分析的视角看旧时代。就算历史当事人干了很多不符合现代法律的事情,是“吃人的旧社会”的一部分,我们也不会再搞一次额外批判,因为这些罪恶首先是时代的问题,时代的问题我们已经算过总账了。

比如说曾国藩,我小时候教科书的定性是,地主集团的代表人物,对中国人民搞过大屠杀。但是,大多数罪恶是历史来负责的,我们对旧中国做过一次整体批判,批判以后不会再找曾国藩的相关文物做二次批判,不会再烧他的书,毕竟曾国藩一个人也承担不了大屠杀的全部历史责任。1949年建国的时候,清朝和伪满洲国的皇帝还活着,我们也没有杀溥仪,而是改造好了去养花,有空就写写回忆录。这是新中国作为年轻文明的自信。

和中国相比,美国社会太古老了,是一个背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包袱的文明,没做过干净彻底的文化切割,所以也没人能站出来说,“批判到此为止”,只能不断揪住历史人物的个人道德搞抗议,这就是砍哥伦布脑袋的背景。只要美国不对文化包袱做总清算,社会斗争就会停留在这种低水平抗议的层次,很难推动社会进步。

中国人要避免美国这种问题,就要承认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是现代社会的来源,时刻警惕文化复辟,绝不能丢掉“解放”和“新中国”的概念。官方机构对旧社会的人物和意识形态搞科学研究是可以的,把相关文物拿出来展览也没问题,但不能再把旧社会的东西树立成偶像。

2011年,有人在北京东长安街,革命历史博物馆门前立了孔子像,显然不是纯粹介绍历史人物,塑像立刻引起了全社会的争议。孔子像立了100天,被推倒拆除了,这是孔子的幸运,否则遇到离婚冷静期这种事件,免不了被泼油漆,砍头。当然孔子是死人,不在乎被泼漆,但中国人搞思想辩论,不应该再用崇拜或者审判历史人物的方式,这样的玩法层次太低了,就好像在泥坑里面做艺术体操,力度越大,身上越脏。

总而言之,对于现代社会来说,文化复辟意味着让新中国背上已经丢掉的历史包袱,把旧社会的偶像拉回来,意味着文化争论退化到无聊的人身攻击。只有保卫新中国的革命成果,保卫社会革命和文化革命的成果,我们才能把社会矛盾变成向前的动力。关于这个问题,我今天不再多说,之前有一个长篇演讲,《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在B站和微博都能搜到视频,欢迎新观众去看看。

督工,你说美国抗议者破坏哥伦布塑像,是以批判古人的方式来表达对现代社会的不满,虽然可以理解,但不值得提倡。上周,大西洋另一侧的欧洲也出现了反种族歧视运动,抗议者给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塑像喷漆,还企图推倒塑像。英国政府被迫给塑像套上一个装甲盒子。督工你对这种做法怎么评价?也是无稽之谈吗?

Sina Visitor Systemopen in new window

丘吉尔雕像被毁,约翰逊连发8推:他是个英雄_凤凰网open in new window

丘吉尔是英国马尔博罗公爵家族成员,年轻的时候在南非和印度镇压过殖民地人民,中年以后是帝国主义战争的总指挥。作为政治领导人,丘吉尔是最典型的种族主义者,天生认为白人,尤其是英国人要统治世界,不止一次提出在殖民地使用化学武器,坚定地维护大英帝国。这是一个半个身子钻进现代社会的古代人,是贵族政治和旧帝国主义的代表人物。

英国社会比美国社会更古老,而且也没有彻底清算过传统社会的历史责任,遇到种族主义问题被拉出来打,算是活该。丘吉尔虽然生在19世纪,但毕竟拖到1965年才死,也算个现代人,和哥伦布这种古人不一样。我觉得找他清算一部分种族主义的责任没问题。中国人民作为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尤其是老牌帝国主义的受害者,应该支持英国人民批判丘吉尔。

丘吉尔作为现代政治人物,最主要作用是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决策。这期间,中国和英国算是盟国,有共同的敌人,如果我们支持批判他,是不是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乃至联合国的合法性呢?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混合概念,既包括帝国主义黑吃黑的战争,也包括各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还包括一部分意识形态战争。中国人民没有义务替所有二战胜利者去论证合法性。2015年9月,我写过一篇文章,《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不是“二战”结束》,里面提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定性问题,有兴趣的观众可以去看看。

马平:纪念反法西斯胜利,而不是“二战”结束open in new window

至于说盟军问题,中国人民和大英帝国绝对不是盟友,只是在1941年到1945年凑巧都和日本军国主义打仗。在二战中,英国最关心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殖民体系。英国对中国国民党军、共产党武装的敌意,一点也不比对日本小,甚至可以说更强,毕竟之前英日同盟持续了那么多年。

1941年末,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轰炸了珍珠港,接下来必然会打东南亚。蒋介石政府担心自己西南方向接受美国物资的通道被切断,要求派兵到英国殖民地缅甸去防守。但是英国人不能接受中国军队进入缅甸,所以坚决阻止,一直到1942年3月,日本人已经占了半个缅甸,美国人对邱吉尔施加压力,英国才表示允许中国军队在缅甸采取积极行动。但这个时候已经太晚了,中国军队只来得及掩护英国人撤退,打了几个阻击战以后,大多数兵力丢在热带雨林。一小部分中国军队翻山跑到印度,英国军队上来缴械,如果不是美国人插手,英国人就要把国民党军后来的王牌部队当俘虏了。

之所以英国人这么在意殖民地,美国人相对顾大局,主要原因是英国已经衰落了,再也不能靠发达的工商业领导世界,只能残酷剥削几亿殖民地人口,维护大国的面子,在最后一个印度人死掉之前,邱吉尔尽量不投降。而美国工业相当于其他国家之和,不需要直接占领也能拿到市场,所以支持自由贸易,反对老式殖民帝国,对弱国会更友好一些。这就是新型帝国主义比老帝国主义进步的地方。

到第二次大战爆发之前,英国、法国、荷兰这些老式的殖民帝国已经快走到绝路了。被统治的殖民地不满,其他强国不满,甚至英国底层也不满意,只有邱吉尔这样的死硬贵族要维持帝国。可以说,1939年,全世界最普遍的共识,就是英帝国必须去死,当然具体的拆分方案还有争议。

1945年,德国和日本投降,英国法国乃至荷兰都以战胜国的身份回到了殖民地,接下来十几年虽然已经是冷战阶段,但美国苏联和新中国还是联合起来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摧毁旧式殖民帝国。解放军支持东南亚革命,苏联用武力威胁英法退出苏伊士运河,美国在中东支持游击队去杀英国殖民官员。

在这个历史大趋势面前,只有邱吉尔代表的极少数英国精英企图抵抗,而且是带着殖民者的优越感抵抗,不像美国苏联都要讲点普世价值,所以我说邱吉尔是半个身子插在现代社会的古代人,是企图破坏历史进步的反动派。21世纪的英国政权不愿意和这个1965年才死的老怪物划清界限,还把他的塑像放在街头,就应该有被砸掉的觉悟。现在塑像套了一个装甲盒子,正好邱吉尔也是世界上第一辆坦克的赞助人,藏在装甲里面很符合历史,建议他接下来100年就别出来了。等自己变成古人再到博物馆去放风。

好,129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