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127】河南发现“河洛古国”,实锤了中国五千年历史?

6707 字

大家好,2020年6月12日星期五,我搬到了新的演播室,欢迎收看12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督工,最近一个考古圈的新闻进入了主流媒体,河南省郑州市文物考古院宣布,巩义市的双槐树遗址应该被定义为“河洛古国”,足以改写中国历史。中国有很多史前时代的居民点遗址,为什么这个5300年前的遗址能被称为“古国”?

主流考古学把古代居民群体分成四个层次,部落,酋邦,邦国,国家。过去我们认为仰韶文化总体上处于原始社会中期,生产水平落后到没有商品交换,社会形态是自然家庭与自然村落,属于地域性的部落与酋邦。双槐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中后期,所以双槐树遗址最多算是酋邦,有一点组织性,但是不能跨越地域,也没有超越权威的政治权力。

现在双槐树遗址被称为“古国”,就要证明它达到或接近第三阶段:也就是“邦国”的水平。这意味着文化更先进,而且可以超出本地居民点的辐射范围,影响整片地区。从已披露的发现看,双槐树遗址的确做到了这一点。

早期文盲最重要的技术是农业技术,在灌溉渠道出现之前,最复杂的农业知识是天文和历法,确定每年的播种和收获期。本次双槐树遗址最重要的文化发现,是一套由陶瓮组成的北斗九星摆设。去年9月15日,睡前消息19.5期提到过,河南青台遗址有类似的北斗图形,对应公元前两三千年的北斗星位置。这个青台遗址和双槐树遗址距离只有三十公里,明显共享了同一套天文学体系,现在认为这两个遗址都是“河洛古国”的组成部分。

青台遗址北斗9星

双槐树遗址北斗九星示意图

为了更准确定时,河洛古国初步确定了原始的二十八宿系统。以千年为单位,天上的恒星位置和每天的旋转方向是有明显变化的。早期二十八宿星座在今天的星空上并不适合用来确定历法。所以后来春秋时期的甘石星经又重新确定了一次,一直用了2500年。但根据天文星象变化反推,第一代二十八宿放在5500年前,位置就很标准。这和双槐树遗址时间基本重叠,证明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在仰韶文化阶段。

河南还有一个和双槐树遗址时间相近的仰韶文化居民点,濮阳西水坡遗址,现在从中发现了青龙,白虎和北斗组合的贝壳星象图,说明当时的文化已经不满足于制作星图,开始发展抽象宇宙观。

西水坡遗址中北斗在北,左青龙,右白虎墓葬图

形成这些超越直接视觉效果的天文学理论,需要积累很长时间的观测记录,以当时的人均寿命,起码好几代人接力才能总结出规律性知识。所以,当时应该有一群脱离日常生产的神权阶层,专门积累和传授知识。双槐树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夯土台,应该就是这个阶层展示权威的仪式性建筑。

从世界史来看,青台遗址河和双槐树遗址和埃及早期王国时期差不多。当时的埃及人以天狼星作为历法标准,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是一年的开始。河洛古国的神职人员应该也利用北斗星的指向制定了农业年历。从目前的证据看,河洛古国的历法可能是一年分冬夏两季。这个传统被后面的夏朝和商朝继承。周朝的中国人开始习惯于一年四季的历法,但某些东部地区还是习惯用两季代表一年,所以孔子编史书叫《春秋》。河洛古国用星象定年,同时用28天的月相周期定月,实行阴阳合历,这个习惯一直传到清朝灭亡。我们今天过年,过的还是阴阳合历的年。

除了天文学方面,双槐树遗址还有什么重要的考古发现吗?

双槐树遗址发现了三大片墓葬,,1700个墓穴。这些古墓都反映了清晰的葬礼制度,有文化特征鲜明的陪葬器皿。双槐树遗迹的墓葬,陪葬器既有仰韶文化常见的低温夹沙红陶,又有下一代龙山文化典型的泥质实心黑陶,很明显是过渡性的遗址。现在基本确认,龙山文化是 后世中华文明的起源, “河洛古国”逐渐被证明是龙山文化的源头。

双槐树遗址还挖出了一套复杂的城壕体系,包含了干壕沟,水濠沟,还有可能是现存最早的夯土城墙。这说明当时的战争形态已经非常复杂,攻守双方都不是因为短期矛盾而对抗,而是深思熟虑以后发动决定性的战争。之前已经发现了几个带有干壕沟和水濠沟的仰韶文化聚落,在工程学上和双槐树遗址很像,但水平差一些,说明当时不同城市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差别。

另外,修建大型防御工事,说明城市控制了足够多的劳动力,积累了足够的粮食储备,给筑城的工人提供食物。在“酋邦”级别的社会里,统治者主要积累名望,通过收集和赠送消费品来控制平民的活动,但一般没有强制性劳动,不会有庞大的库存。双槐树遗址明显超越了“酋邦”,开始进入“邦国”阶段。

这些证据摆到一起,可以大致确定,在差不多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后期,在中原大地上有一个与北斗形状类似的文化区域。黄河南岸的环嵩山地区是勺子,古黄河南岸是勺子的柄,一直延伸到今天河南与山东省界附近,和作为东夷前身的大汶口文化接触。在这个南北200公里的区域内,多个大型仰韶文化聚落拥有壕沟与夯土城墙,聚拢了一批共享祭祀仪式和葬礼仪式的人群,掌握天文学的巫师可能是他们的统治者。这些巫师都用北斗位置确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而且很可能意识到天上的北斗和这片文化区的形状很相似。

虽然还很难说双槐树遗址算不算仰韶文化的首都或者“圣城”,但可以肯定,双槐树遗址在方圆百里之内,规模最大,控制的人力最多,而且有相当大的文化辐射力。暂时称为“古国都邑”也可以。

督公,双槐树遗址有5300年了,在我读书时,4000年前的夏朝还被严肃史书看作传说,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文明史一下被提前了1300多年?

没有这么夸张,只能说静静和大多数人使用的历史教科书跟不上考古前沿发现。最近三十年,中国上古考古与历史研究取得了很多颠覆性成就,在学术界与公众常识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所以,每次考古圈发布新发现,都有一批只看教科书的媒体人大吃一惊,取一个更夸张的标题。

我读中学的时候,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是从公元前841年共和纪年开始的。周厉王之之前的历史,只有事件和传说,没有确切纪年的。但从九十年代开始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及之后延续至今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确拿到了一些可以相互佐证的明确结论。

比如说,新出土上百件西周青铜器,完全确定了西周前期几个国王的在位时间,再对照殷墟甲骨文的日食记载,结合今本竹书纪年等上古史书,盘庚到纣王十二王的具体年代也能确定了。再往上追溯,虽然没有确切年代,但王位传承已经能够明确排到商汤灭夏前六代的上甲微。上甲微对应了史书中夏朝第十二个皇帝,帝泄。考古证明,上甲微所处的先商时期,对应下七垣文化一期,以及二里头二期,都是公元前1800年左右,也就是3800年前的历史。

中国文明重视史学记录。过去一个世纪,上古史研究一直遵循王国维所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既要看出土文物,又要与史料结合,共同进行历史复原,形成了几乎是我国独有的“文化考古学”。现在文化考古学发展很快,明确的文明史从公元前九世纪的共和元年,推进到了公元前二十一世纪,也就是夏朝初期。

一度,我们连商朝历史都搞不清楚,只能猜想夏朝是石器时代的模糊传说,但是从最近的考古来看,二里头文化显然就是先秦文化所说的夏朝后期。二里头城区有清晰的都城规划,说明有复杂的统治机构,社会已经进入了阶级统治的时代。大量的青铜器作坊说明普遍使用铜器;大规模的手工作坊,说明社会分工已经很细致,政府也拥有不错的动员力。所以,总的来说,商朝之前,中原地区已经有一个相当成熟,且有独特文化形态的文明国家了。这个成熟文明肯定不是突然出现的,所以夏朝之前,也就是龙山文化中期应该也有比较发达的文化形态。

现在双槐树遗址发现了拥有发达的文化和城墙体系,把考古证据又向前推进了一步,找到了夏朝的由来,所以 “河洛古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发现。接下来就是努力考据,尽量做到考古证据和史书名词对应。但是,在有进一步的学术成果之前,还是不要随便引入“三皇五帝”或其他神话概念,毕竟古代神话在传播中发生了很多变化,与其说对应上古史,不如说对应战国甚至秦汉时期的民间巫术想象,并不像夏商历史那样能落实到真实的事件。

6月3日,澎湃新闻报道,一个美国研究团队称,首次在实验室内实现了人类细胞可控、可逆变透明,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督工,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个成果吗?

这个团队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研究人员说他们受到了章鱼、乌贼这一类头足类动物的启发,学习它们的皮肤细胞,设计并改造了人类细胞。

乌贼和章鱼都会根据环境改变皮肤的颜色和图案。这是因为皮肤中有两种色素细胞,一种是彩虹色素细胞,另一种是白色素细胞。彩虹色素细胞产生彩虹或是金属般的光泽;白色素细胞则反射出白色色泽。相互调色,改变动物外表。

Scientists engineer human cells with squid-like transparency - YouTubeopen in new window (变色伪装)

这次被拿来研究的是雌斑背乌贼,它的皮肤里有白色素细胞。白色素细胞是一种高度特化的细胞,大部分细胞器消失,专门制造反光蛋白。反光蛋白散开的时候,光线可以通过细胞,看起来是透明的。反光蛋白聚集起来的时候,就会折射和反射光线,变得不透明。

加州大学的团队通过转基因技术,把能够表达反射蛋白的异构体的基因,转染给人体胚胎肾脏细胞,在细胞和周围观察到了一圈白色素体。

接下来他们把改造过的人体细胞涂在玻璃载片上,涂上不同浓度的盐水,再盖上另一层玻璃片,调整盐水浓度。盐水浓度高的时候,细胞透射率下降,反射率增加,细胞不透明。盐水浓度低的时候,透射率变高,反射率变低,细胞变透明。而且,最重要的一点,在改变了细胞光传输特性的同时,溶液的浓度并不影响细胞原来的活性和形态。

Human cells turned transparent with colour changing squid proteins - YouTubeopen in new window (微距视频)

相信大家都能理解这个技术的意义。长期以来,为了区别各个细胞器,我们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都是经过染色处理的死细胞,冷冻电镜观察的也是静态的死细胞。现在细胞变透明不破坏活性,可以在显微镜下查看活细胞的内部活动。以后观察药理学和毒理学实验的效果会更直观。

如果技术进一步发展,制造完整的透明器官也是可能的。普通化学实验室里面大多数容器都用玻璃制造,就是为了观察完整的化学反应过程,没有玻璃容器就没有现代化学。现在医学也拿到了自己的透明观测方式,估计很快就会影响人类的平均寿命。

另外,这项实验再一次证实了进化论的科学性,实验人员可以让乌贼的基因在人类的细胞上正常表达,说明所有生命都有同一个祖先,在基因上非常相似。

Cephalopod-inspired optical engineering of human cells | Nature Communicationsopen in new window

轉染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open in new window

色素細胞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open in new window

头足纲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open in new window

不是科幻!科学家改造的人类细胞会改变透明度,像鱿鱼那样 - 知乎open in new window

4月25日,新华社《瞭望》周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长江流域抗生素污染调查》。这篇报道指出,长江水的抗生素浓度偏高,导致长三角地区的妇女儿童体内抗生素含量异常。我们生活在上海市,喝水会不会有问题啊?

open in new window

https://www.huxiu.com/article/359310.html?f=choutiopen in new window

长江流域抗生素偏高是没错的,报道里采访了不少南京水科院以及河海大学的学者,让他们讲长江水体的抗生素污染。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人体抗生素含量高也是对的,这篇报道拿出了数据,长三角地区,40%的孕妇尿检有抗生素,80%儿童尿检有兽用抗生素。这其中的很多兽用抗生素,会严重损害人体免疫力,在临床上禁用。

但是,长江抗生素和人体抗生素含量有因果关系,这明显是记者自己想的。因为记者对数字没概念。长江现在每升水有156纳克抗生素。一个人一辈子差不多喝80吨水,全部存到胃里,这才能摄入12.48毫克,而一片罗红霉素就会把200多毫克抗生素放到胃里。反过来说,这辈子只要吃一片药,就相当于喝了十几辈子的长江水。喝水对体内抗生素的影响微乎其微。

瞭望周刊引用的人体抗生素超标数据,来自复旦大学公共卫生教育部的几篇论文。复旦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尿检抽样,发现上海82.7%的孕妇以及78.3%的儿童都检出了抗生素,累计发现了19种抗生素。其中,兽用抗生素的检出率分别是76.9%和42%。如果所有人都是喝水导致的抗生素超标,不该有这么大偏差。

而且现在城市自来水系统对很多兽用抗生素都有处理手段,刚才提到的复旦研究团队,也对上海市自来水进行了调查,结果只检测出了2种抗生素,绝大多数瓶装水和桶装水都没有抗生素。这说明绝大多数抗生素不是通过喝水进入身体的。

通过对肾脏富集能力进行分析,学者们还发现,想要达到尿检中的抗生素指标,自来水的抗生素浓度要提高260到680倍,眼下这个含量根本就不会改变尿检结果。

当然,不是说长江的抗生素问题可以忽略,世界各国淡水河流都有抗生素污染问题,有比长江低的,也有比长江高的。这些污染的后果主要是影响微生物平衡,改变淡水生态,导致耐药菌在环境中变多,进而在食物链中影响人的健康。

《瞭望》把问题强行联系到人体抗生素超标,这是用错误的逻辑制造恐慌。

孕妇儿童尿检发现了那么多抗生素,如果原因不是喝水,抗生素是从哪儿来的呢?

复旦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有结论了。他们发现孕妇尿液的抗生素浓度,跟孕妇的饮食结构有关。导致尿检出抗生素的饮食,包括水产、肉类、牛奶和鸡蛋。超过10%的肉类、水产和牛奶都检测出大量抗生素残留。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6713517302219open in new window

其中覆盖范围最广,对大城市影响最大的抗生素来源是牛奶。复旦的论文结论已经明确说了,牛奶可能是最主要的抗生素摄入来源,第二是鸡蛋。喝牛奶多的孕妇,摄入兽用抗生素的风险就高。

https://pubs.acs.org/doi/abs/10.1021/acs.est.5b05749open in new window

除了孕妇,儿童喝奶多,尿检中兽用抗生素的含量也明显更高。复旦大学在2018年的论文中做过分析,把儿童分成两组,每周喝牛奶超过11次的一组,每周不到7次的一组,前面那组的儿童的抗生素检出率高50%。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18312790open in new window

肉类抗生素超标问题也很严重。每周吃肉超过8次的儿童,和对照组相比,兽用抗生素检出率要高55%。吃蔬菜素食多的,抗生素检出率明显要低。

另外,尿液中抗生素浓度,还与代谢率有关,代谢率越低,检出率越高。运动可以明显提高代谢率,**周末玩手机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儿童,尿液中的人用抗生素检出率比对照组高323%。**超重的儿童,兽用抗生素比标准体重儿童高36%。女孩的抗生素检出率,也比男孩要高14%。

长期摄入这些有抗生素残留饮食,有什么危害吗?

复旦大学2016年的论文有数据,对孕妇检测发现,抗生素穿过了胎盘屏障,通过血液进入了胎儿体内。持续摄入低剂量抗生素,会破坏孕妇和婴儿的肠道菌群平衡,导致以后出现儿童免疫系统疾病,比如肠道炎症、哮喘与肥胖症。这是各必须解决的问题。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0412018312790open in new window

牛奶普遍含有抗生素,这是不是中国特有的情况?

从数据来看,国产牛奶是抗生素的主要来源,进口牛奶基本没问题。2012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中国10个省的原奶中几种主要抗生素的残留》。论文提供数据,47.2%的样品中检测出了喹诺酮,**20.1%**的样品中测出了磺酰胺。相比之下,欧美发达国家的奶制品,对抗生素残留的监管比较严格。美国FDA对953个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只有12个样品检出抗生素残留,比例只有1.2%。

Occurrence of several main antibiotic residues in raw milk in 10 provinces of China: Food Additives & Contaminants: Part B: Vol 6, No 2open in new window

open in new window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760505/open in new window

中国自己的产品也证明,在抗生素残留问题上,几乎所有国内牛奶都靠不住。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国产奶粉企业纷纷投资收购海外牧场,使用外国牛奶制作奶粉,再加上产自奶企自建现代化牧场的奶源,目前国产奶粉的抗生素残留量都比较低。但是液体牛奶没法大规模使用外国原料,从国内散户收购原料也比较多,绝大多数都有抗生素残留。

中国的原料牛奶普遍含抗生素,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不如外国呢?

主要原因是养殖模式和牧场规模不一样。

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牛奶生产国,美国畜牧业基本上是集约型大牧场。在美国,平均每个牧场有400头奶牛,规模最大的牧场有40000头。饲料由专业的公司生产,FDA检查大型牧场比较容易,处罚措施也非常严厉,所以牛奶质量符合标准。

日本韩国欧洲的牧场主要是小规模家庭牧场,但所谓“小牧场”,平均每个养殖户有70头奶牛,20%的养殖户超过100头。根据中国农业部规定,养牛100头以上的牧场,就叫规模化牧场。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中国规模化养殖的牧场只占全部奶源的15%,散户奶农提供了绝大多数牛奶,很多只养两三头。这这些散养的奶牛没法统一管理,也配不上标准化养殖标准,完全靠频繁喂抗生素来避免病死。所以中国的牛奶普遍含抗生素。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以后,大量奶牛散户退出,规模化养殖牧场的比例在2018年提高到了58%。但还是包含大量的散户。更严重的问题是,过去为了保护散户,农业部的管理政策也很落后,现在也没跟上来。

为了大量出奶,70%的奶牛患有隐性乳房炎,其中5%需要抗生素治疗。治疗后的一段时间内,牛奶必须作废,这段时间叫弃奶期。农业部规定的弃奶期为7天,但现在的研究发现,7天后的牛奶,抗生素浓度明显超出超欧盟标准,哪怕到了第11天,也依然超过欧盟标准100倍,超过美国标准40倍。如果农业不修改监管标准,哪怕普遍执行规定,中国的牛奶抗生素问题也解决不了,畜牧业产品水平会停留在印度水平。

所以,只要对牛奶市场稍微有了解,就不会信任国产牛奶,甚至连使用进口奶的国产奶粉也被连累。上次中国军舰停靠澳大利亚,军人上岸购物,有人买几十罐奶粉被当地媒体发现,这反映的就是中国牛奶行业的问题。

最近的好消息是,现在国内也在逐步加强监管措施。2019年,农业农村部发布第194号公告,要求从2020年7月1日开始,抗生素不能再作为饲料合法添加剂使用。从源头上开始遏制在养殖领域滥用抗生素。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open in new window

但是,无论是弃奶期问题,还是散户养牛问题,加大惩罚力度问题,眼下都没有看到进步的趋势。很多政府机关包村搞扶贫,还很喜欢鼓励散户养牛,继续扩大散户牛奶的生产比例。

今年人大会议上,从伊利集团挑出来的代表提出了“一生饮奶计划”,希望政府给学生发牛奶补贴,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天都喝奶,同时给国外牛奶加税,保护国内奶业。考虑到中国现在牛奶生产水平和管理水平,如果不加强监管,不更新标准,不下决心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只出鼓励性的产业政策未必就是好事。

最后感谢一位热心读者。5月29日121期节目,我提到全国人大河北省代表团提出京津冀统一高考的建议,教育部的回复既没有逻辑,也缺乏对待上级的基本礼貌。当时我举例子,说天津的海河英才计划,最后就是变成了赤裸裸的买房送福利,利用国家分配的不合理特权赚钱。6月8日,有观众在微博上@睡前消息编辑部,提供了一张图片:

房产商的广告,比任何文件都赤裸裸揭示了现实。欢迎各位观众在现实中寻找反映社会深层运行规律的细节。

好,127期节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日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