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80】为什么我们应该宣传“为国效力,拿钱光荣”?

6677 字

大家好,2020年2月23日,欢迎收看80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open in new window

2月14日,欧洲空客公司发布消息,表示已经和加拿大庞巴迪公司达成协议,收购A220项目,也就是庞巴迪C系列干线客机工程的剩余股份。过去两年,庞巴迪已经卖掉了全部支线客机项目,最近又有媒体透露,庞巴迪正准备卖掉公务机产品线。曾经的航空业巨头庞巴迪公司很快就要放弃造飞机了。

从新闻报道看,庞巴迪放弃飞机制造业的主要理由,是A220客机研发费用超支,督工,庞巴迪的失败,是技术问题吗?

恰好相反,业界普遍看好A220的前景。

A220的航程是6000多公里,从西欧出发能飞到中东,从东南亚出发能飞到澳大利亚。考虑到它的运力是100-140座,可以说A220是能飞干线的支线客机,又是能飞支线的干线客机,符合最近几年航空公司的主流需求。空客在这方面是技术短板,波音虽然有737客机,但因为去年的空难事件,整个737系列都被质疑,所以庞巴迪这个项目如果能走到底,会很有竞争力。

截至到去年7月,庞巴迪C系列已经接到551架订单,波音公司都担心737以后没有市场,所以说服美国政府制裁加拿大这个盟友,起诉庞巴迪公司倾销。空客愿意收购A220项目,也证明航空公司看好C系列。在这次最终收购之前,空客公司已经掌握了C系列项目50.01%的股权,就等着庞巴迪公司挺不下去来全面接手。

航空市场的竞争一直很激烈,大的航空企业动用政治和外交手段来抢市场,也不是第一次了。庞巴迪公司之前在支线客机和公务机市场做的很好,为什么这一次就顶不住了呢?

【飞机】目前最大、航程最远的豪华公务机:庞巴迪 Global 7500_哔哩哔哩_bilibiliopen in new window

C系列项目还有一点运气问题。大家应该记得前几年有一波油价高峰,航空公司为了省油,争着买重量比较小的飞机,要求飞机制造公司多用复合材料。庞巴迪公司就在这个背景下设计了C系列,宁可飞机本身贵一点,也要省油。但是到了A220快完成的时候,石油降价了。2016年1月,油价27美元一桶,很多航空公司不打算淘汰耗油率高的旧飞机了,庞巴迪拿到的订单不如预期多,现金流跟不上。现在油价再次回升,但是庞巴迪已经撑不下去了,只能让空客捡便宜。

当然这也不是决定性因素。庞巴迪放弃造飞机,归根结底是加拿大是一个卖资源的中小型国家,撑不起世界级的飞机制造企业。

加拿大人口现在也才3700万,和中国一个大城市的人口差不多,但是面积比中国还多出2个河南省。过去技术水平低,很多冻土地带只能用来打猎,现在国际采矿能力上来了,加拿大的经济越来越依赖于矿产。最近几年,加拿大1/5的出口是矿产品,几乎赶上了机械和电子之和,所以,加拿大的年轻人不用刻意学技术,搞研发,也能拿到不错的工资和福利。曾经的世界第七大工业国越来越沙特化,剩下的好工程师也宁愿去美国工作。前几年加拿大丢了黑莓和北电品牌,现在庞巴迪也要一样的下场。

http://news.163.com/19/0616/10/EHPLP43I000189DH.htmlopen in new window

另外,加拿大虽然人均gdp和工资都不错,但是毕竟人口少,国力不足。加拿大最大的航空公司也只有170架飞机,全换成庞巴迪也未必能救活一个项目。庞巴迪的C系列拿了政府十几亿美元的补贴,后续跟不上,只能靠自己去对付空客波音,输掉不冤枉。

庞巴迪公司退出飞机市场,中国应该怎么看这件事?

从庞巴迪的历史来看,只有世界级的大国,才能撑起一个赚钱的大飞机项目,欧洲如果不是联合成欧盟,也抗衡不了美国波音。其他中等国家就算有一两个工业突破,最终也很难保住。

为阻止C919发展,美国考虑禁止通用向中国出口发动机open in new window

就在中国努力对付新型肺炎的时候,巴西反垄断机构已经批准了美国波音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合并。现在欧盟收购了庞巴迪的干线客机项目,以后世界上只有两家真正的商业大飞机制造企业了。对中国来说,好消息是不用再担心其他企业的竞争,坏消息是也没有其他企业来分担波音空客的竞争压力了。上周美国一度威胁对中国禁运飞机发动机,算是提醒了一下中国,如果真想要大飞机项目,恐怕要把全国的力量都拿出来,像京东方那样做好十年不赚钱,占用巨额贷款的准备。

巴西反垄断机构批准波音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交易_新浪财经_新浪网open in new window

说起贷款,最近央行宣布要发放3000亿低息贷款,用来促进防疫物资的生产,以及给有困难的企业度过难关。2月10日,路透社做了一篇独家报道,说300多家中国企业申请这批贷款,还特别点名了美团和小米两家公司,说美团准备贷40亿,小米准备贷50亿。

Exclusive: Hundreds of Chinese businesses seek billions in loans to contend with coronavirus - sources | Reutersopen in new window

消息传出来,很多网友指责美团和小米贪图低息贷款,挤占了别人的救命钱。督工你怎么看?

https://money.163.com/20/0216/12/F5GPQPKI00258105.htmlopen in new window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944147.htmopen in new window

路透社的报道不算准确,央行已经表态了,小米公司和美团总公司都没有贷款,但是美团的湖北部分,小米生产口罩、体温计和消毒液的小米子公司有可能拿到额度,大概是一两亿的样子。

疑团揭开:央行通报小米、美团申请“战疫”专项再贷款最新情况open in new window

央行还做了一个补充解释,说**“有些汽车企业,最近也利用自身优势,加工医用防护服等疫情防控所需要的产品,如果因此需要贷款,也可以纳入名单予以支持。”**这说的就是柳州五菱汽车公司和比亚迪公司,看起来跨界的公司生产防疫物资也不奇怪。

另外,从最近的经济形势看,国家给美团和小米这种能带动产业链的企业发一批低息贷款,就算和防疫物资无关,也算是情理之中。上一期我提到,东南沿海许多地方政府直接补贴各个企业,让企业包车,包机,把工人从内地接回来,有的政府出一半路费,有的甚至全包了,还许诺招一个工人就补贴1000块钱。因为只有产业链尽快打通,政府才能收税维持运转。

不仅仅是东南几个工业大省有这样的需求,实际上内地省份也要靠这笔税收维持运转,黑龙江一年预算5000亿,收入只有1000多亿,如果没有沿海省份的支撑,内地大多数省根本就没钱给公务员发工资。去年有个全国关注的新闻,有人花5万块去黑龙江小城市鹤岗买房安家,引发了一场去黑龙江买房的热潮。就在肺炎疫情期间,一个拿湖北身份证小伙子丢掉了自己的餐饮业工作,也找不到新地方打工,被迫打算卖掉自己3万块买的鹤岗房子。这说明就算是几万块的房价,也是整个中国的产业链撑起来的。美团拿一笔低息贷款,保住一批餐饮就业,让打工者有工资,让政府有税收,肯定比直接发房贷要合理。

open in new window

回头再说小米公司,消费电子业的竞争周期非常短,如果一家龙头企业发展受阻,不仅自己的员工就业有问题,一大批配套的企业也会倒的,他们拿一笔低息贷款也算合理。

1月31日第71期睡前消息,我提到了当年华强北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山寨机,这说明当时的手机产业还不太成熟,设计弹性很大,所有的企业都会试错。但是2007年,乔布斯推出了苹果1,确定了智能手机的基本模式,各种手机产品就开始趋同了,不再玩花样,开始拼细节和精度。

iPhone进化论之2007年手机的革命|iPhone|乔布斯|智能手机_手机_新浪科技_新浪网open in new window

当然华强北这些山寨厂也不白干,的确推动了手机配件的上下游行业。苹果手机有40%的零部件分包到大陆生产,但是,这些分包企业的利润加起来,也不到苹果手机自身利润的1%。只有出现几个国产龙头企业出来组织国内产业升级,才能带着这些配件厂一起升级,一起提升利润。

这些带头企业就是后来的小米,华为,VIVO。他们打造国内品牌,做出一套和苹果相似的技术标准,一方面彻底消灭了国产山寨机,另一方面也明显提升了中国的配件水准。到了2011年,美国总统奥巴马问乔布斯,说我做点什么,才能让苹果手机完全在美国生产。乔布斯说不可能了,工作不会回来的。iPhone为何中国制造? - 纽约时报中文网open in new window

原因就是中国本土也有了上层次的智能手机产业,让配件厂离开苹果也能活,所以苹果就算愿意承担一定涨价,就算用取消订货做威胁,也不可能把这些配件厂搬到美国。

现代的智能手机,需要的高端配件越来越多,除了闪存芯片、动态存储、触控芯片还有射频组件、触摸器件、无线通信芯片,以及机械方面的陀螺加速计、精密马达。这些产业只有在国有大厂带动下,才能真正升级。比如说2018年雷军顺为资本就投了上海南芯半导体,做世界一流的电源管理芯片。

雷军首次布局电源管理芯片:创业公司获千万融_东科半导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_官网|开关电源芯片|氮化嫁芯片|同步整流芯片|open in new window

手机的主要输出界面是显示屏,显示屏的刷新频率就像电影的帧数,越高看起来越舒服。从苹果10开始,手机屏进入有机发光二极管时代,也就是OLED,下一个方向是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现在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就在做这个方向,从小米拿了4个亿,把刷新频率提升到90赫兹。反过来说,这也是小米公司敢于说从小米10开始做高端机的底气。华星光电T4工厂设在武汉,是疫情重灾区,你如果不给这样的企业发低息贷款,前面庞巴迪造飞机耗尽流动资金的例子就是榜样。

TCL科技AMOLED柔性屏打入小米10供应链__财经头条open in new window

总而言之,这次疫情给生产生活都带来很严重的冲击,很多人都在凑合过日子。如果生产恢复了,普通人的生活也能很快恢复。如果生产恢复不了,就算生活能舒服一点,也很快要回到凑合状态。所以我说美团,小米也有资格拿央行的低息贷款,和造不造口罩没有直接关系。

接下来我们回应一下各个网站的视频评论。请静静转达一下观众的问题。

第73期和第75期,督工你两次提到呼吸机的生产,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也不能靠自己搭建呼吸机生产链,不得不要求常州的配套企业尽早开工。有观众发弹幕质疑,说上海早就靠金融业吃饭了,怎么能算工业城市呢?督工你觉得之前的说法是不是有问题?

我的说法的确有一点问题,去年深圳的工业增加值9688亿,上海是9670亿,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已经是深圳了。

但是,差不多一万亿的产值,两个城市只差18亿,说明上海也没有因为金融业放弃工业,这一点和香港完全不同。上海最具典型特色的场景,就是在外滩和陆家嘴金融中心之间,夹着一个作为工业物流通道的黄浦江。上海中心和东方明珠这一批辉煌的大楼下面,几乎任何时候都有货船来来往往,往上游去的装满原料和砂石,吃水深一点,往下游去的装着制成品,轻一点,让人一眼就知道黄浦江两岸还有很多工厂。

睡前消息编辑部统计了过去10年的工业数据,可以看到,2015年之前,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一直是上海。2016年如果不是天津注水,很可能上海还能再当一年冠军。

再往前数,1840年鸦片战争打败,1842年签了南京条约,英国开始到上海建租界,在杨浦区方向建设了中国最发达的工业区,从那时起,上海就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一直保持了一个半世纪,就连日本人投资的沈阳,40年代也不能和上海相提并论。最近上海又引进了特斯拉汽车,还打算在上海继续造大飞机,估计接下来1个世纪,上海就算不是冠军,也会保持中国顶级工业城市的身份。

上一期你提到国家给援救武汉的医护人员子女加考分,送择校权,督工你认为不如给现金奖励。

有些观众从其他角度提出质疑,说医生和护士有额外奖励,同样给防疫出力的工人和军人为什么没有,督工你能解释一下吗?

这个问题还真应该分析一下细节,几个地方政府拿出来的奖品虽然有问题,但奖励的目标问题不大。

先说工人,这些工人是被雇佣到相关产业干活的,雇佣之前已经讲明了工作和防疫相关,不强迫你来;拒绝这份工作,也不会影响你以后的工作生活。在政府视角看来,如果建设人手不够就要增加工资,才能吸引足够的人,所以工资中已经包含了潜在的风险溢价,不需要额外奖励。打个比方,煤矿工人的工资就包含一定的风险补偿,所以下井挖矿不需要在工资之外发奖,这次建设的工人也一样。

医生和护士就不一样了,中国的防疫系统和医院系统是平行的,医生护士平时没有支援疫区的任务。但这次疫情严重,人手不够,征召了一批医生护士,实际上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开拒绝的人会被开除编制。在这种情况下,发奖是对他们额外风险的一种补偿。

当然,一部分军人也服从命令,支援疫区,他们也不能和上级讨价还价。但是军人平时就被默认要承担一部分风险,随时准备上战场,不是仅仅接受训练就能享受军人待遇的。反过来说,就算什么事都没发生,军人正常训练,我们也要优待军人,优待军属,给他们发更高的工资和福利。这意味着他们的风险回报已经体现于平时的长期优待了,这次也不需要做额外奖励。

总而言之一句话,正常国家必须让自己的公民知道,冒风险就有额外的物质回报。公民可以不要,国家不能不给。如果国家真不给,就不能强制别人承受风险。支援武汉的医生,武汉本地的医生,临时承受了额外风险,而且不能逃避,所以必须有奖励。至于奖励的方式,我还是认为现金最好。为国效力,拿钱光荣。如果光明正大拿钱不光荣,下次动员就没这么高的积极性了。

督工你经常说国家应该尽快推出房产税,有一位租房的观众问,实行房产税以后房东涨房租怎么办,督工你解答一下?

普遍征收房产税,并没有要求房东加房租。如果有人认为房产税增加了房东的经济压力,会提升房租,那我反过来问一个问题,如果国家宣布,给每个房主发1万块钱,房租会不会降低?

如果你认为给房东发钱不会降低房租,那么向房东收税也不会增加房租。

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经济学入门测试题,考的就是你对价格的理解。所谓价格,就是供求关系的平衡点,涨价了出现空置房,房东为了避免损失就会降价;降价了房子供不应求,有人为了租到房子就会主动涨价。“刚需”这种伪概念,只存在于房产中介的嘴上,信他们你就会多掏钱。

房产税是对所有房子收税,既不改变房子的供给,也不改变房子的需求,对租房市场的干扰必然为0,各国的政策实践都证明了这个逻辑。如果你不信,请把进度条往回拉,想一下我前面的反问。

当然,站在租客的立场上,可能会想,房东是一个贪图利益的人,房产税亏了钱,一定会找我补上。但是,如果你相信房东是自私的人,就必须相信,他和所有其他房东一样自私,无论有没有房产税他都很自私。在开征房产税之前,房东一定已经收到了市场的最高承受水平,再加价就有租不掉的风险,所以收了房产税,他也不可能在这个市场上加价。如果你认为收房产税会提高房租,你一定是把现在的房东想的太善良了,年轻人还是要读鲁迅,尽早学会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别人,而不是在政策变动的时候才拿出恶意。

有位观众总结了我们节目的逻辑,说你最喜欢鼓吹花钱办事,其次喜欢说政策透明化,督工你认同他的总结吗?

这个总结挺好的,我先说第一点。准确的说,我是喜欢鼓吹收税和花钱。因为政府99%的操作都是要花钱的,钱最终来自于向社会收税,这是一个难听但必须接受的事实。现在很多媒体人故意忽略这两个前提,对自己的观点只说会得到什么好处,不说成本,越说越好听。所以我必须扭一下风气,哪怕是废话,也要提醒大家办事要花钱,要多承担税。丑话说在前面,后面的好话才有参考价值。

另外,前面那位观众的留言总结的很细致,不要“省小钱亏大钱”。

政府花钱调整政策,的确不仅仅为了增加更多的社会财富,还可能是减少社会损失。上一期节目,我说奖励子女加分和择校权不好,一个理由就是大多数医生不能立刻兑现,要等子女到升学年龄才能兑现,这是期权。期权必然有不确定性,比如说到时候学校的差距被政府拉平了。

负责发奖的地方官员当然喜欢发期权,这样发奖的名声落在自己手里,兑现奖品的麻烦留给未来接班的人。但是从医生护士的角度来说,一个不公平又不确定的奖励是很没意思的,对于某些享受不到的人甚至不如不发。发这样的奖,下次动员就会影响积极性,救灾的积极性差一点,整个社会就会有巨大损失。所以,我从普通社会成员的角度出发,反对政府发择校权,支持政府发现金。

上一期节目,督工你建议主要用考试分配优质教育资源,这个建议观众基本没意见。但你同时建议拿出一部分优质入学名额,比如说四分之一,卖给有钱人,这方面反对就多了。督工你能再解释一下吗?

首先,我重申一下,现在的优质教育资源就是公开出售的。现在30多岁的中国人,一般都要经历一个为学区房发愁的阶段,公开卖学位绝对不比现在的政策坏,还能减少房屋空置率。

其次,如果取消学区房,也不卖学位,当然很公平,但这意味着有钱人会想其他办法,比如说联合起来建设私立学校,雇佣最好的教师。这样,有钱人本来花在学区房上的钱,就用来给少数人雇佣好教师了,很多优秀的公办教师也会放弃编制投奔过去。

如果让有钱人买一部分优质公立学校的学位,等于把他们的钱拿一部分过来,给公立学校雇佣优秀的老师,建设优质的硬件,让普通家庭的孩子也分享。这种事情过去实施过很长一段时间,虽然谈不上完美,但肯定比现在学区房涨上天,私立补习班纷纷做成上市公司的情况要好。中国人对学区房这种变态制度,已经适应了十几年了,应该可以试试更有效率的制度。

有的观众承认,按照户口和学区房制度分配教育资源不合理,但是也不支持明码标价拍卖,认为这样会破坏我们国家的风气,扩大资本的影响力,督工你怎么看?

这里我纠正一下,用户口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是封建社会传统,换成资本规律就算不是进步,也绝不是倒退。至于学区房,正常人都知道这是按什么分配。而且学区房涨上天,政府的教育经费也不会增加,等于减少了优质学位的供应,增加普通人接受教育的成本。保持学区房和户口制度,是反人道主义的。只有打破他们,才能有更多的人靠学习取得进步。

如果你觉得学区房和户口制度可以维护一点面子,这个面子也是特权户口的面子,不是普通人的面子。

另外,如果规定只留下两个标准,考试和掏钱,那么其余的入学方式就藏不住了。上一期我提到,史家胡同小学在奥体中心开运动会,育民小学去鸟巢。现在谁也说不清进这些学校的标准。全国其他地方还有很多超出平均水平的学校,消耗的都是全民共有的财政资金,把这些学校的录取标准透明化,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我还想说一句,很多人虽然觉得透明化可以提高效率,但就是觉得把规则挑明了影响不好,会影响“人民的情绪”。这个说法其实隐含了一句潜台词,就是自己比大多数“人民”更聪明,看透了“人民”不懂的道理,把其他“人民”当成只有条件反射的鸟兽。我建议大家放下这点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科学教育水平下,大家的理解力都是差不多的。我们能看透的事情,大多数人也能看透。端着优越感替普通人担心,最终闹笑话的是自己。

好,第80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