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255】复旦冯玮闪退B站,我果断买下冯教授的书

4646 字

大家好,2021年3月30日星期二,欢迎收看255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2月22日,复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冯玮来到B站知识区,自称最懂二次元的历史教授,要给B站的年轻人讲日本史。

冯玮教授发布的第一个视频是《日本战国时代及其终结者德川家康》。视频发布后立刻激发了B站内外的一致批判,弹幕说好话的不多,冯玮教授似乎承受力步枪,自己把视频删掉了,之后也没有在B站上课。

督工,我没赶上看冯玮教授的视频,他的视频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讲课视频总共3个部分,虽然冯玮自己删的比较快,但是其他网站还能看到第一部分,后两部分也有截图。

冯玮是大学历史教授,但是哪怕以日本历史爱好者的标准来评价,他的网络公开课依然有很多常识性错误。如果冯玮这次是搞网络直播,根据记忆随便说说,口误几次还可以理解,但是他自己说了,网络的录播内容来自他在复旦授课的讲义,所以观众和我会认真对待冯玮的视频,认为这些显著的错误可以代表冯玮教授的日本战国史水平。

冯玮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课的,第一段视频从日本战国史的开端——应仁之乱开始。这第一个知识点就非常演义化。

所谓应仁之乱,是日本室町幕府内部的的贵族斗争。对于应仁之乱的起因,冯玮教授解释为幕府继承权问题,认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没有决断,在弟弟足利义视和儿子足利义尚之间犹豫,导致幕府核心力量分裂,最终造成了内战。

这个解释非常符合民间传说的理解方式,但是现代日本战国史研究已经定论,早在幕府体系分裂之前,幕府权力已经被重臣群体把持,反而是幕府将军要努力分化手下的重臣,才能保持地位。将军足利义政为了这个目的,企图干预重臣畠(田)山氏和斯波氏的家督继承。

将军的权术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是成功的,幕府重臣以细川家和山名家为首,形成了两个对立集团。但是,两个集团都打算用武力挟持将军,操纵最高权力,最终矛盾激化,引爆了应仁之乱。在这个过程中,幕府将军的继承矛盾不是最初起因,也不是最重要的动力,而是动乱后期才被动引入的问题。冯玮教授的解释,类似于拿着三国演义给外国人科普汉末中国

后面冯玮讲到织田信长时代,说织田信长元服以后,由朝廷赐予“上总介”官职,这抄袭了后来的历史小说观点,实际上这个上总介的头衔是织田信长自封的。一开始织田信长自称更高级的“上总守”,几天后改称“上总介”,但一律没有和朝廷发生关系。这是当时日本武士家族的常见操作,冯玮被小说观点带偏了,说明他对日本战国时代的官制缺乏基本了解。

然后冯玮描述了织田信长的扩张:说“织田信长向四国、九州地区发展势力,灭掉了上杉谦信、灭掉了毛利辉元,势力越来越大。”(尽量用原视频)

历史上的上杉谦信是自己病死的;毛利辉元也没有被消灭,后来还扛住了丰臣秀吉的讨伐,活到德川幕府建立之后,比织田信长多活了几十年。如果冯玮教授能多玩几局日本历史游戏,就不会把织田信长的关键信息搞错。

接下来,冯玮教授的错误越来越多,虽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视频已经彻底下架,但是其他观众截取了足够的视频片段,已经足够我们批判了。比如说他把丰臣秀吉的苗字木下和羽柴当成姓,明显是不理解日本武士姓和氏的区别,这也是基本功不扎实的表现。

冯玮最离谱的一个错误,是第二段视频第16分钟的发言:“在小牧长久手之战的时候,德川(家康家)和丰臣(秀吉家)联手,消灭了很多对手”

小牧长久手之战是日本战国史上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即使是入门级的日本历史爱好者,也知道这场战役是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对抗。冯玮教授这句话一出口,就必然导致满屏的弹幕爆炸。

马前卒工作室也有不少日本历史爱好者和日本游戏玩家,对于冯玮的网络授课,他们的态度和网络主流意见一致,很诧异up主冯玮居然是复旦历史教授。

冯玮的确是研究日本史的教授,但是重点在日本近现代。现在他来B站讲日本战国史,错误能不能解释为专业略微跨界呢?

冯玮的视频,内容是大学正式科目的讲义,他应该对自己的授课内容负责。历史教授出来讲历史,本身就带有权威性,如果这不是他的专业研究方向,那么他至少应该请教同行,做好准备,而不是用网络段子来补充自己的知识盲点。

而且这些错误实在有点低级,并不是在解析复杂问题的时候有偏差,而是搞错了基本常识,类似于授课老师做错了单元测试的第一题,这不能不让人怀疑他的水平。

另外,冯玮教授有一本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日本通史》,作者栏只有他一个人署名。有胆量写这么宏大题材的专著,就不能说日本战国史不是我的专业,出错概不负责。

我为了理解冯玮教授的视频,专门去买了一本《日本通史》,买下来之后发现问题比视频本身更严重。比如说,冯玮在视频里介绍了织田信长的的六大军团长,包括泷川一益和松平家康,也就是后来的德川家康。

但是,泷川一益得到任命的时候,已经是织田信长统治晚期。早在1566年,松平家康的苗字已经改成了德川,如果两个名字同时作为军团长出现,应该用德川家康,而不是松平家康的名字。

翻开冯玮教授在自己著作的第286页,他当时倒是很明白,明明写了军团长叫德川家康。看来冯玮教授并不熟悉自己写的《日本通史》。

前面我提到过,冯玮教授最离谱的错误之一,就是说小牧长久手战役中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盟友。但是在《日本通史》290页,冯玮明确说小牧长久手之战的对立两方是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这说明,冯玮恐怕并没有自己亲自写书,而是请了代笔,事后也没有审阅书稿。对于《日本通史》这么重要的参考书来说,冯玮的创作模式非常不严肃。

督工,冯玮作为专业的历史研究人员,就算对某段历史并不擅长,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的能力限制。为什么会跑到B站发视频,把自己的短处暴露出来呢?

冯玮自称最懂二次元的历史教授,但是这个自封的头衔明显是跟风蹭热度,他并不理解受二次元文化影响的年轻人,还以为日本战国史是一门可以居高临下讲段子的学问。所以才会自曝短处。

但是,随着过去几十年中国逐步富强,以及互联网降低了信息分享成本,很多专门史学的基础知识快速扩散,已经从全国几十个人的研究小圈子,变成了成千上万人的娱乐副业。

比如中国拿破仑论坛,收集了相当多有关于拿破仑战争历史的文史资料,相关爱好者还自己下载外文论文进行分享,是一个非常好的讨论圈子。普通的历史学者如果不是恰好研究这段历史,掌握的细节未必能超过自身爱好者。

具体到这次冯玮教授视频翻车,是因为日本战国史在中国有至少几万爱好者,其中有上千人读过大量专著,收藏了古地图,对战争、社会、经济、人事方面的细节了如指掌。他们慕名而来看复旦教授的历史课,本来是期望能开拓思路,了解一些深层的规律,结果只看到了一个充满低级错误的科普视频,所以会愤怒批驳,逼冯玮教授不得不自删视频。

现在知乎上还有一个专门的话题讨论冯玮教授的B站视频,很多人的分析比我们更细致,大家可以去参加讨论,我们就不做二道贩子了。

冯玮教授1993年成为历史博士,1997年从日本当访问学者回来,在中文互联网催生严肃文化研究圈子之前,就进入了主流学术圈。他可能不太理解当前互联网小众爱好的研究水平,以为自己读了不少版本的日本通史,作为复旦教授,有资格居高临下地向普通人讲段子,还能收获崇拜和掌声。这反映的是传统媒体人和当代互联网文化之间的代沟。

有代沟不可怕,只要能承认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还是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冯玮发现视频引来大量反面意见以后,预期被严重打击,丧失了正面应对问题的勇气,所以自删视频,企图抹杀互联网记忆,逃避批评。这说明他作为一个历史研究者,拒绝承认自身的历史局限性,我必须质疑冯玮作为公立教师的资格。至于说《日本通史》是不是代笔,冯玮也有义务出来解释一下,否则损害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名誉,还有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名誉。

https://teacher.zjut.cc/t679273/open in new window

3月上旬,新华社最重要的政论刊物之一,《半月谈》发表文章,谈国产电视剧集中出现的“耽美”题材问题。最近“耽美”题材的电视剧消耗男主角的速度,已经和一整季选秀选手数量差不多,以至于产生了“耽改101”的说法

百度安全验证open in new window

《半月谈》的社论还引用了2018年的一篇论文,《湖南省部分青少年性身份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这篇论文的作者调查了湖南1260名青少年,发现37.5%知道“耽美”或“同人”作品,32.3%的青少年表示喜欢。同时男生有2.9%自认为同性恋,女生有 2.4%自认同性恋。作者认为,这意味着“耽美”题材影响了青少女的性取向,制造了额外的同性恋。督工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所谓耽美作品,是以男性之间的亲密关系为主要卖点,带有色情或者软色情成分的作品,其中的男男组合也被称为耽美CP。最近几年这一类电视剧的确很火,比如说《镇魂》的白羽朱一龙,《陈情令》的肖战王艺博。

但是,从消费文化的内部逻辑说,这并不能证明同性恋文化兴盛,恰恰证明了异性恋女性的消费能力。

偶像剧不是正剧,最重要的卖点是代入感。如果是男女主角偶像剧,女性观众的确可以想象自己是人见人爱的玛丽苏主角。但是,人毕竟要生活在现实社会,一旦被现实毒打,很多女性观众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魅力,不会长期享受超级美女的代入感,反而会排斥世界围着自己转的剧情。过于漂亮的女演员观众缘不佳,已经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女性观众看着帅气的男主角和自己完全无法代入的女演员谈情说爱,最直接的体会是丢掉了一个偶像。很多知名男演员常年隐婚,就是担心给女观众带来失落感。

所以,如果是两个帅气的男主角相互暧昧,女观众一方面可以看到双倍的帅哥,另一方面不会有任何失落感,反而可以幻想自己同时和两个偶像暧昧,这就是耽美作品的消费基础。如果同性恋比例高,我们反而看不到耽美电视剧了。

另外,偶像剧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比较广,也不能说明真实的热度高,只能说明耽美偶像剧的观众经济上不太宽裕,只能用社交媒体讨论来代替真实的品牌消费。

从10年前韩国归国四子开始,貌似男色消费已经成为了市场主流,微博上天天有热搜,但是看电影市场、演唱会市场,鹿晗肖战赚不到什么钱。鹿晗动员十几万粉丝购票就是他们影响力的天花板。某些偶像担心卖不掉票,不敢去大场地,为只敢在体育馆开唱,得到了“馆主”的称号。相比之下,张学友已经是老年人了,随便出来晃一年,唱一百多场,全国三四百万人购票,微博上却看不到多少新闻。

真正的同性恋影视作品,中国也有。但重点不是偶像的生活令人羡慕,而是低调主角受到社会打击,过着压抑生活。比如说《蓝宇》这种同性恋作品,主线故事是富人陈捍东对穷人蓝宇进行性剥削。电影《七月与安生》,两个女孩相爱相杀十几年发现对方是自己的唯一。李安的名作《断背山》两个男主角相爱,但是迫于世俗压力分别娶妻过“正常”的生活,普通人不会羡慕他们。

前面提到湖南省做了青少年调查,2.9%的同性恋认知比例,并不超过同性恋生理比例,不能证明耽美作品制造同性恋,反而证明我们和同性恋相关的教育不足。现在国内文化圈对同性恋尤其是男性同性恋有高度排斥,沾上同性恋的作品都被一刀切干掉,国内已经很多年没有反应男性同性恋生活和心理的作品,介绍同性恋心理和生理问题的书籍也非常罕见。所以大部分同性恋都是在野生状态觉醒,不知道怎么面对自己的变化,造成了严重的恐慌,也制造了严重的艾滋病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用同性恋比例来论证耽美作品好坏,纯粹是搅混水,或者说根本就是拿着几十年前的价值观闭门造车,自己根本没看过那些被批判的作品。希望以后的社会学研究者能更接地气一点。

最后一个问题,B站昨天在香港重新上市,督工你对B站的前景怎么看?

我反复说过很多次了,不能看睡前消息炒股,但对B站的前景我是看好的,因为这个平台集中了中国的年轻受教育人口,代表了中国的未来。

80年代和90年代,每逢春节假期结束,农村和乡镇的青少年都会成群结队外出打工,这个时候,他们彼此的关系往往是亲戚和同村的邻居。但是到了2000年左右,根据我在大巴和硬座车上的观察,哪怕是中国最落后地区的年轻人,也开始和同学一起结伴外出,也在异性同学中挑选结婚对象,不再需要父母替他们安排婚姻。这就是教育普及对中国社会最重要的冲击。

现在又是20年过去了,中国大学的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50%,很快,所有新一代中国人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会少于和同学相处的时间。受教育人口的文化消费才是未来的主流。前面提到冯玮教授在战国史问题上翻车,就是受教育人口文化升级的表现。

从现在的流量数据看,B站的还远不是中国视频市场的主流,但是,这里生产和流传的网络梗,几乎都和2008年之后的学校生活相关。这说明,制造无脑消遣段子的主流平台必然会慢慢衰落,把市场让给B站,这就是我留在B站的最重要理由。

好,255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对于二次元用户来说,下期又到了一个整数,欢迎各位捧场,我们周五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