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219】打工人不想猝死,就要比拼多多更快

7269 字

大家好,2020年1月5日星期二,欢迎收看219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今年到现在为止最大的新闻,就是拼多多22岁员工加班后猝死事件。随后,拼多多的官方id先是发表了嘲讽不努力员工的言论,然后自己删除,否认对事件发表过评论。被知乎平台证明说谎之后,拼多多官方又说是临时工操作失误。督工你怎么评价这件事?

拼多多公关部门的每一步操作都突破了我的想象力,堪称又蠢又坏的典型,我就不在媒体技巧方面再嘲笑了,还是分析一下猝死员工问题。

对于社会来说,偶然的个例可以是新闻,但必须把个例放到整个社会背景下分析,才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用命换钱”,直观的例子放在互联网行业的确震撼,但从全社会来说,这是一种常态。大多数经济学教科书都会用矿工的工资来举例,在同样的劳动强度下,矿工的工资明显高于地面工作,原因就是矿工遇到事故的概率高很多倍,收入包含一部分风险补偿才能招到人。

这一点在我的家庭就有直接案例。我父亲是70年代初的高中生,成绩全年级第一。1977年的时候,我父亲在当矿工,在地下几百米工作,收入比其他工人高50%左右。他考虑到自己作为长子的家庭经济负担,主动放弃了高考,一直拖到1986年,才赶上老高中生的最后一趟车去读大学。这个时候距离我读大学只有12年了。

去年下半年,重庆连续发生煤矿特大事故,市长被国务院约谈了。现在重庆市全部煤矿停工停产,而且据说要全部永久性关闭,煤矿工人没法赚额外的风险工资了,纷纷抱怨。这和拼多多的例子有点像,你不许打工人去赚卖命的风险钱,对他们未必是好事。

重庆市政府被约谈!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open in new window

2020年还有一个更典型的案例,环卫工人和广州市的一个环卫局发生工资纠纷,找街道工会解决问题之后,给工会送了锦旗。但是接下来,环卫局不再给他们安排加班,当然也没有加班费。环卫工人觉得收入下降了,再去找工会,这次工会不帮忙,而且表示也没法帮忙。环卫工人的收入虽然和拼多多的员工差好多倍,但都在主动寻求加班。

Sina Visitor Systemopen in new window

再从消费角度说,都说北上广加班厉害,生活压力大,但是人均预期寿命,北京上海都超过80岁,是中国最健康的地区。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接受了“钱能买命”的设定,这次拼多多的高薪员工猝死,之所以比重庆死掉几十个矿工影响更大,原因除了互联网行业影响大之外,主要是因为超额加班。去年刚刚流行过一个词,内卷。网民看到加班猝死,首先觉得太辛苦,其次觉得她的辛苦反而会在职场竞争中淘汰其他人,太内卷了,所以纷纷议论这件事。

但是,单纯反对职场竞争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刀切,所有人都发一样的工资,吃大锅饭,也没人会喜欢。所以,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在不加班的情况下,保证合理的竞争,保证劳动市场的活力。

督工,我有一个问题,公司发很高的加班费和奖金去鼓励员工加班,为什么不把钱分成两份,雇两个人来做同样的工作呢?

过去很多人探讨过这个问题,认为从企业的角度处罚,雇一个人加班,比雇2个人正常上班省社保费用。但考虑到现在互联网大公司的工资水平,算上加班费的工资,要交很高的累进所得税,社保方面未必能赚多少便宜。真正的问题还是工作效率。

人是一种思考很快,交流很慢的动物。考虑复杂问题的时候,大脑可以在几分钟内组合十几条背景资料,连成一条新的逻辑线。但如果要把这个逻辑线条展示给别人看,一个小时也未必够。所以大公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节约交流的时间成本,做PPT是现代职场的重要技能。

再好的PPT也比不上大脑内部的信息交流效率,所以,如果能够把一个复杂项目完全交给一个人来做,尽量减少外部交流环节,效率会明显提高。一个人加班做项目,比项目分解到两三个人,分工来做,往往更快更好。互联网大公司的工作项目往往很复杂,分解工作会制造麻烦,的复杂项目,所以喜欢骨干员工加班,哪怕付出的工资和社保比雇两个正常上班的员工更多,也会鼓励他们加班。

当然,如果是熟悉的团队,对工作信息和彼此的交流方式都非常熟悉,用缩写,眼神甚至是默契就能沟通大部分信息,把项目拆成几部分各自完成,交流成本也不会太高,可以避免过度加班来提高效率。但是,现在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历史并不长,没有这样的团队,而且他们也知道优秀员工会频繁跳槽,不会一直给自己服务,所以组建熟悉团队来减少加班的方案行不通。我猜大城市的年轻人也绝对不会放弃随时跳槽的工作自由,他们更愿意为了高薪去加班,如果同事不干,自然有勤快的年轻人出来抢占职场竞争的制高点。

这么说,加班是现在经济大环境的结果,我们做什么都改变不了普遍加班的事实吗?

任何制度如果要站住脚,必然要谈效率。企业之间有竞争,国家之间有竞争,如果只是简单地限制加班,发现一个人工作超过8小时就罚公司一个亿,这样必然会产生两个结果,一是公司和员工联合起来给管理部门行贿,让他们放松对加班的控制。二是复杂的开发项目转向其他企业或者国外。

从最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说,脱离效率问题谈一个制度是否善良是没有意义的,能创造先进生产力的制度总是会打败其他制度。如果复杂的开发项目都推给别人,自己只做容易分解的流水线工作,就不会有产业升级。你可以说我完全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考虑问题,拒绝加班就是打工人的最大福利,但这样无产阶级就和先进生产力分离了,快速滑向封建行会或者流氓无产者,很快被历史淘汰,马克思也看不上这样的群体。

去年2月16日第78期,我评价纪录片《美国工厂》,当时我说,“只会做简单重复劳动的工人被未来淘汰,是必然的事情。无产阶级如果不对自己狠一点,是没有未来的,就算赶走了资本家也没有未来。现在拼多多的问题就是这样,你不喜欢被资本引诱去加班,就不能在现有制度下考虑局部改良,就必须考虑真社会主义会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从纯粹效率的角度说,过度加班最大的问题,就是追求短期内的工作效率输出,忽视了劳动者自身的成长。劳动者只能通过大量的工作自己总结经验,大多数人毕业以后就很少会主动读书,主动跨界学习另一门科学的情况就更少见了。这对产业升级来说不是好事,因为大多数进步都发生在学科之间的边缘领域,如果每个人都只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总结直接经验,技术进步的概率会明显降低。

所以,如果想确保8小时工作制,重点恰恰是在8小时之外。要让劳动者在8小时之外有足够的成长空间,让他们除了加班之外还有其他方式可以竞争,让劳动者的个人发展能抵消拆分项目增加的交流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和社会能从“不加班”中得到更强的竞争力,资本和员工才能放弃追求加班。

具体来说,就是国家要收更多的税,建立更强大的终身学习体系,让8小时之外的劳动者能通过学习提升技能,能在大学毕业后,再掌握一个或者更多的学科,增加自己8小时之内的创新效率,而且提升速度明显高于在单位积累经验。经历过高考的观众可能说这也是一种内卷,但是学习和工作还不太一样,纯粹堆时间是无效的。熬夜做项目也许可以,但是24小时连轴转学习一定效率低。无产阶级总归需要一点竞争压力来提升自己,与其拼劳动时间,不如拼终身学习。

要做到这一点,仅仅扩大学校教育是不够的。现在的情况是,最新的技术,最实用的技术都掌握在企业手里,学校老师教的东西,和最新的技术,最实用的理论有十年左右的差距,所以年轻人宁可到企业里加班积累经验,也不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要让工作之后的成年人愿意学习,国家必须增加很多税收,打破现在的教育薪酬体制,高薪和企业抢人,把最一线的人才抢出一部分,放到培训机构里当老师。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解决了企业和劳动者互不信任的问题。前面我提到企业愿意多花加班费让一个人加班,也不雇2个人拆分工作,一个原因就是人员流动性大,很难培养交流成本低的团队。人员流动性大还导致另一个问题,就是企业不愿意给员工提供全面培训,担心培养出来也是其他公司得好处,还不如眼下多发点钱鼓励加班。所以我希望由国家加税解决这个问题。

我的大多数观众都经历过残酷的高考竞争,可能未必喜欢毕业后还要学习一辈子的前景。但是,整个世界都在往前走,无产阶级不可能停在原地。或者改造自己掌握先进生产力,或者被停滞的行业拖着往后走。你不可能一方面赞美抽象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又反对终身学习。培训和学习也许有压力,但是总比加班好。过去很多老国企落实8小时工作制还算靠谱,但是解决不了青年工人读书学习的问题,所以技术水平长期停滞,最后国企纷纷倒闭。现在大家不喜欢给资本打工熬夜加班,就要设想一个更有效率的制度。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学习能力有强有弱。如果国家全面推行终身学习,必然会有一批起点差,能力不足的人被甩下,职场竞争力越来越差,甚至完全跟不上产业升级,变成被自动化设备淘汰的人。一个能跟上生产力发展的高级技术人员,可能会直接淘汰100个简单劳动力。

所以,如果要通过终身学习持续扩大劳动者之间的差异,也要给实在跟不上发展的简单劳动力一个底限保障。国家要保证这些人有底限保障,有一个保底收入,够吃饭,能在三线城市租套房子,能用医保应付常见病。社会基本收入法案可能要提上日程了。注意我这里说的是社会基本收入,而不是最低工资。被进步甩在后面的劳动力需要直接福利,需要更多的培训时间,而不是用伪装工作的方式来浪费社会资源。国家如果承认有人会被甩下来,就应该明明白白发一部分福利。

这样做势必给一大批三和大神提供生存空间,但我觉得这也是社会进步必然的代价。更何况最低保障不仅给三和大神提供偷懒机会,也给文化艺术提供了充分的发展空间。如果某个人想暂时脱离生产,静心观察社会,花时间做一些只需要时间的艺术作品,社会也应该保障他们的权利。自古以来文化艺术需要有足够的有闲阶级来创作,现代社会承担的起这部分成本。

另外,国家全面收税,给所有劳动力提供免费的优质学习机会,还有一个隐患,就是高质量的劳动力有外流趋势,在国内受培训,去国外加班打工,还不给国内交税。这就需要认真考虑移民税了,根据每个人接受的培训数量,也根据他的工资预期来收税,限制高质量劳动力全球流动,保证国内企业的竞争力。享受福利就必须交出一定的自由,这是必然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先聊聊别的话题。

————广告————

督工,最近有一位观众发现了观视频工作室评论区的一个矛盾,年轻的观众对国家整体上乐观,但是一旦进入具体的微观话题,和个人生活相关的时候,又非常悲观迷茫。这个说法在微博得到了普遍认同,转发点赞都以千计

Sina Visitor Systemopen in new window

而知乎在改版之前也有人发现了类似的矛盾。督工你认同这个矛盾吗?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当下年轻人普遍对个人未来前途感到迷茫,却对国家民族的未来感到乐观,是否矛盾? - 知乎open in new window

观视频工作室有很多专家的视频,我对别人的评论区和弹幕不太熟悉,不能乱说。但是就我自己的节目而言,我认为前面的评价很准确,我们的观众就是对宏观形势很乐观,对具体问题很悲观,很沮丧。但是这两个现象并不矛盾,恰恰是因为宏观形势乐观,年轻人才普遍对具体的社会问题不满。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体面的工作,有上升空间,有足够的假期才能对生活满意,我可以说,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糟糕的,都值得抱怨。但是在农业社会,大多数人都被生存问题困住了,既没有时间去考虑这些问题,也不知道世界上还有更理想的生活选择,所以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直到最近几十年,教育普及,现代媒体工具渗透到所有社区,一部分年轻人通过教育快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其余大部分年轻人才普遍出现了不满情绪。他们不满,不是因为失去了什么东西,而是开始期待自己和父辈从未得到的东西。社会越是进步,提供的机会越多,不满就越强烈,因为无论如何不能所有人都实现阶层上升。19世纪的欧洲文学,20世纪初的美国文学,都在表达这种情绪,现在咱们中国也走到类似的历史阶段了。

另外,中国和其他国家发展方式还有点不一样。在工业化爆发阶段,欧洲有殖民地,美国俄国有足够的人均土地和资源,日本有清朝的战争赔款,只有中国什么都没有,只能靠庞大的人口来积累资源。所以我们过去几十年,最成功的发展经验就是超前教育,培养性价比最高的劳动力,当大多数人都是农民的时候,要普及小学教育;当只有四分之一的年轻人能当工人的时候,要普及中学教育,当只有1000多万白领职位的时候,要搞大学扩招,每年就制造几百万大学生。

这样做的好处是,确保最先进的产业部门可以在最大的范围内挑选人才,快速扩张,体面的工作总量是明显增加的。但从学生的视角来看,就是学长的上升空间肯定要比自己大。学长可以直接拿到的职位,自己经过激烈竞争拿到手,按购买力折算的工资可能还在下降,必然会有怨气。但如果教育不扩招,大多数人可能根本就没有抱怨的机会。

学历贬值致薪酬下降5.1%,高校生就业内卷怎么破?_教育open in new window

前面提到拼多多员工猝死话题的时候,我分析了过度竞争的问题。我赞同用增强学习机会的方式来改造职场,但完全消灭竞争是不可能的,也不符合大多数人的需求。我很怀念我在80年代大型国企生活区的幸福生活,但我也见过矿区周围的农村孩子到矿区取暖扔出去的煤渣堆里捡剩下的煤核。所以,旧的国企秩序崩溃的时候,我虽然很痛心,但依然认为它必然要倒,进步必然意味着保持一定的竞争压力,必然意味着大多数人不认为自己实现了全部人生目标。我们现在的社会遇到了很多问题,但一定不要往后看,不要企图在历史上找一个模版,找一个天堂来解决现在的问题。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上完成了工业化,基层文化基本转向互联网,现在这一代年轻人是第一代完全生长在工业社会的年轻人,也是第一代互联网原住民,和我这些从传统文化圈搬到互联网的移民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潜意识里,这一代年轻人其实也知道之前所有的经验都不管用了,必须抛弃历史上所有权威,来解决现在前所未有的问题。

但是,抛弃权威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尼采说“上帝死了”,虽然表达的是人类的解放,但是大多数人并不会认为他提出了一种乐观的哲学。年轻人意识到必须自己来制定社会方案,没有人可以依靠的时候,往往会有惶恐甚至是绝望情绪。这也能用来解释一部分年轻观众面对具体社会问题的低落情绪。

去年12月15日,北方交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可能很多观众还记得,他留下的遗书非常有特色。

百度安全验证open in new window

“再见,各位我所熟识的,或是陌生的人们。

如果你们看到了这段文字,那就说明,我以自己的意志,经过深思熟虑,选择了毁灭自己,这无关任何人,和学校,和辅导员没有任何关系,和我的同学,或是我熟识的人更没有任何关系,希望我的室友或是什么和我关系亲密的人不要借此去闹事。如果你们因此而获得了保研的资格,或是别的什么更大的利益,那对于我们身边那些少说奋斗了三年,多说奋斗了二十年的同学或是同胞不公平。另外,如果你们真的白嫖了三个保研名额的话——为什么不是五个呢?我觉得咱们寝室确实有两个人值得——你们就得给我立个牌位供起来,明白?

我不会试图塑造一个完美的死者形象,那样的形象只能给人一种“我的自杀是一幕毁灭了某种美好事物的悲剧”的印象,只有把一个千疮百孔,扭曲至极的我展现出来,才能让你们体会到我选择毁灭的必要性——然而我并不能将这样的自己完全展示出来,因为在写下这段又臭又长的文字的同时,我那些扭曲的,疯狂的,淫猥的想法已经随着我的毁灭一起,埋葬在我的脑海中。

二十年来我坚信做题是唯一出人头地的途径,我因此放弃了其他的方向,使得做题成为我唯一而且是最为突出的优势,并且相信这是唯一的正途。到了大学之后,我竟然听信了某些自由派的鬼话,妄图“全面发展”,因而舍弃了做题这一优势项目。当我意识到问题所在时,为时已晚。这不啻于我的“戈尔巴乔夫改革”,摧毁了我的根基。接下来呢?生活无望,希望崩塌,对明天的期待已经毁灭殆尽,没有了信念和理想。很多美好的事物都毁在这一点上。因为没有了信念,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的红军战士们最后退化成了阿富汗战争里的炮灰;的黎波里海岸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变成了PTSD集中营。至于我,失去信念和理想之后就是今天的结局——“苏联解体”。

然后呢?现在的我不知道未来是什么,不知道我想要什么。灵魂的惯性迫使我沿着原有的轨迹前进,而我的灵魂早就没有了一分再向前推进的力气,支撑着我一步一步走下去的只有我对于别人的承诺,这一天的到来是我的决定,不再履行对别人承诺的决定。我被自己失去动力的灵魂拖着前进,今天它的动量在阻力的长久影响下消耗殆尽了,而我也就决定要离开这个世界。毕竟这样活着也没什么意思,一边把自己伪装的上进阳光而且乐观,一边又在别人看不到的角落里释放自己最阴暗的一面。我不再是之前那样的纯粹的一层,和吴法宪,张铁生之流已经没有区别。

我曾经痛恨过很多东西,资本家,白匪军,官僚,保守主义的老棺材瓤子以及它们的走狗们。但是我已经等不到亲手消灭它们的那一天了,同志们,请代替我完成这个任务,拜托了。

好了,和所有人要说的话说完了,接下来我要给一些对我而言很重要的人单独留下一些话。我希望你们能确保下面的话只有他们自己能看见,毕竟在没有特定语境的情况下,我对一个人说的话多半会被误解成另一个意思,这是我动身前最后一个愿望——学校的话,不必去查找那些信件了,那里面没有你们想知道的东西,只有一些我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东西,其中并不包括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上面已经很明确了。

最后——尽管叶赛宁的诗据说被网易云用户给玩烂了,不过我觉得用叶赛宁辞世之前在列宁格勒的旅馆里用自己的血写下的绝笔作为我对世界的告别还是挺合适的:

再见吧,我的朋友,再见

亲爱的,你永在我的心间。

命中注定要相互离别,

许诺我们在前方相见

再见,朋友,不必悲伤,

也没有必要愁容满面。

人世间死已不是新鲜事。

而活着,也不见得,更为新鲜。

在这封遗书里面,他表达了自己作为“小镇做题家”的迷茫,表达了对苏联文化的强烈向往,这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情绪,用怀旧的方式来安慰自己对现实的惶恐。但是怀旧并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所以他最后信心崩溃。我们活着的人不必嘲笑他,但也不应该走到类似的死胡同里。我们现在对资本规律不满,但必须说服自己,上一次革命的创造力不足以解决当下的问题了。

前几天有个新闻,俄罗斯翻出了苏联时代的技术文件,解决了发动机生产线关键问题,所以开始翻修图160轰炸机,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战略轰炸能力。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普遍是笑话俄罗斯,嘲笑俄罗斯几十年都没有进步,还要靠寻找失传的苏联技术来提升技术能力。

https://www.163.com/dy/article/FTSL59RJ0517NRN2.htmlopen in new window

同样的道理在社会科学方面也适用。苏联的社会建设水平还不如苏联的工业水平,苏联解体就是因为应付不了自己创造的工业社会,一旦完成了工业化,自己都不知道发展方向。自古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我们再用苏联的经验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是会被嘲笑的。甚至描述当下的问题都很难再套用上一次革命的话语体系,因为我们刚刚创造的这个工业社会每年生产十亿吨钢铁,和历史上其他工业社会相比不仅仅是量变,更是质变。只有这样一个全面工业化,而且快速进步的社会,才会有这么多年轻人对宏观趋势表示乐观,又对具体的问题表示不满。

我这样说,不是想说当代社会很完美,而是提醒各位,要基于现在的生产力进步趋势去考虑问题。我前面和大家说几千年来大多年轻人过的都不怎么样,不是要大家安于现状,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提醒各位,考虑未来问题的时候,不要总想着到历史上抄答案。做原创答案的过程也许很痛苦,也许暂时会增加压力,但我们没有别的选择。无论是前面讨论的拼多多猝死事件,还是其他的悲剧,如果能促使我们推动中国社会出现一点原创进步,向新时代社会主义的方向靠近一点,至少还算是有一点积极意义。

好,219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睡前消息节目每周二,周五,周日在各视频平台更新,微信公号上的“睡前消息编辑部”每日提供最新资讯列表,欢迎大家关注。我们周五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