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197】中国少年身高超过日韩,基因还是营养?

5787 字

2020年11月22日星期日,欢迎收看第197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11月7日,《柳叶刀》发表了一项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涉及全球6500万人的2181份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从1985年到2019年,各国5到19岁学龄人口的身高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中国和韩国的涨幅最大。你怎么看这个研究?

这篇论文最近很火,因为论文中说中国现在学龄人口平均身高东亚第一,身高增速远超其它国家。还说中国19岁的男性平均身高175.5厘米,女性163.5厘米,让很多网友对身高产生了焦虑,质疑数据不准。而且很多网友都拿自己身边现象举例,认为这篇文章只统计了北方省份,数字有水份。

但个人生活经验是靠不住的。文章里强调的是19岁少年的平均身高,不是全国所有成年人。日常生活接触的人群,各年龄段都有,是无效数据。哪怕是刚好19岁,身边有大量同龄人的学生,观察范围也太小,不能代表全国平均水平。这篇论文有关中国的数据,大部分都来自国内公开的全国调查报告。因此,回顾过去的全国统计数据,也可以加以验证。

国家卫健委最近一次发布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是在2014年。当时统计到的19岁男女平均身高分别是172.4厘米和160.2厘米,与这次英国机构的统计分别相差3.1厘米和3.3厘米。

很多人觉得短短6年时间,19岁少年的平均身高就上涨3厘米多太夸张,这恰好再次说明个人生活经验靠不住。从世卫组织对各国18岁人口身高的历史统计数据来看,在平均身高高速增长阶段,20年上涨5到6厘米是常见现象。中国正处在高增长阶段,6年上涨3厘米虽然看起来有点快,可能略微偏高,但也不会差太多。

平均身高上涨这么快,主要是青少年、儿童的营养水平提高了,肉蛋奶这些蛋白质的摄入明显增加。欧美进入工业化时间比较早,人均蛋白质摄入量提升得早,所以也很早就接近了平均身高的天花板,二战以后的平均身高提升幅度很小。韩国进入工业化的时间比较晚,所以直到冷战后期,平均身高还在快速增长。

反例就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很多国家的平均身高增长停滞,甚至有的国家还变矮了。这说明不少非洲国家,深陷人口爆炸和战乱的马尔萨斯陷阱,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了。

从分省统计的差异上,也能证明蛋白质摄入对身高的影响。中国领土面积和欧洲差不多,不同省份的地理气候条件差别很大,地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不容易发展畜牧养殖业,蛋白质来源少,严重影响身高,最典型的就是贵州。

从历史数据上看,中国19岁青年平均身高,在2000年前后进入快增长,对应的是1980年前后出生的人。这是因为过去我国农业亩产较低,没有足够的余粮投入到畜牧养殖业,蛋白质供应短缺,主要是化肥产量太少。到1980年前后,化肥产量才快速上升,带动农牧业增产。

1972年初,毛泽东与周恩来批准实施第二次大规模成套技术设备的引进,也就是“四三方案”。这批引进项目一共有26个,其中18个是与吃穿有关的化肥、化纤和烷基苯项目,总投资136.8亿,占整个计划投资的63.84%,光是大化肥生产线就上了13套。到1977年,已经有7套化肥生产线投产。所以从1976到1980年,短短4年时间,中国化肥产量就实现了翻番。化肥拉高农业产出,有了足够的农业剩余,禽畜养殖越来越多,这才提高了蛋白质摄入水平。90年代以后,化肥工业进一步扩张,粮食产量大幅上升,畜牧养殖业开始规模化,所以2010年以后,19岁青年身高出现了更快的增长。

毛泽东与鲜为人知的“四三方案”的制定实施open in new window

但在中国青少年平均身高快速超越日韩的同时,青少年肥胖率也在快速上升。在身高增长幅度领先全球的同时,中国青少年男性的BMI值增幅也领先全球,而且已经明显超出世卫组织给出的BMI标准值。这说明营养过剩、膳食结构不合理,是当代家庭饮食的主要问题。BMI值的正常范围是18.5到23.9,大家可以给自己算一下,发到弹幕上。

日本和韩国很早就成为发达经济体,青少年平均身高也很早就实现了提升。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很快,平均身高增长速度快也很正常。中日韩人均肉蛋奶摄入量差不多,为什么中国这么快就在身高上反超了日韩?

这里面显然有遗传因素。

蛋白质摄入水平影响了十几厘米的平均身高,剩下的个位数差异,就要靠基因库了。目前已知和身高有关的基因有700多处,比如15号染色体的FBN1基因,X染色体上的ITM2A基因。

在人类迁徙、交流过程中,基因库也在交流,所以大陆文明的基因库能够保持多样性。如果地理环境狭窄,基因交流频率就会下降,从半岛延申到海岛,基因库多样性分布也会出现递减。在半岛上就是半岛效应,物种丰富度梯度向半岛长轴的最远端递减。到了海岛上,就进一步变成奠基者效应,因为基因库太小而且还封闭,出现随机遗传漂变,一个偶然因素就能导致下一代基因频率大幅改变。

以日本为例,在绳文时代到古坟时代,随着不断有新族群从朝鲜半岛迁入,平均身高快速上升。类似的基因漂变例子,还有身材壮硕的萨摩亚人,体型矮小的塔斯马尼亚人。塔斯马尼亚人在19世纪被白人殖民者实施了种族灭绝。

海岛的奠基者效应,能让有竞争优势是基因特性快速普及,绝大多数海岛部族的演化趋势都是变得矮小,这是因为海岛空间狭小、资源短缺,没有大型围猎活动,对奔跑的要求比较低。这样一来,体型偏小的个体,资源消耗也少,更容易生存,就会形成竞争优势。绝大多数海岛物种,体型都会逐渐适应岛屿内卷生态变得矮小,也叫“岛屿矮态”。比如西伯利亚弗兰格尔岛上的猛犸象就变得很矮小,西西里岛上也曾有过欧洲矮象。日本在引进英国马之前,本土马肩高普遍不超过1.3米,也是适应岛屿生态的矮马。

今年5月,《自然》在线发表了一篇研究,来自哈佛与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员通过分析秘鲁人群的基因,发现当地印第安血统中普遍存在FNB1基因的突变,导致身高下降。这种突变在亚马孙河流区域以及安第斯山区都很少见,在西部沿海地区常见。考虑到秘鲁沿海地形条件,是被安第斯山脉隔绝的狭长走廊,这也是一种类似岛屿矮态的演化。

现代交通便利,基因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颠覆了古代规律,但日本已经有1.26亿人,很难快速更新基因库,岛屿矮态还会继续影响几代人。所以早在2010年,中国19岁青年平均身高就超过了日本。朝鲜半岛与中国一直有比较密切的交流,半岛效应不算太明显,但在营养摄入水平相同的情况下,还是会体现出细微差别,所以现在被中国超越了。

身高问题先说到这里,请静静介绍下一条新闻。

泰国的抗议示威活动已经持续了几个月。示威者要求解散国会,修改军政府制定的宪法,限制王室权力。公民团体iLaw提出草案,主张修宪委员会的200名代表全部民选。11月18日,国会否决了这一草案。当晚,示威人群游行到曼谷警察总部,向门口泼洒油漆和颜料。

泰国过去也有过很多游行示威,主要是红衫军和黄衫军的街头对抗。这次抗议示威活动和过去的红衫军有什么关系吗?

过去泰国的红衫军是他信的支持者,主要是底层贫民,黄衫军代表的是城市富裕阶层和既得利益集团。红衫军和黄衫军都在政府内有明确的支持对象,都愿意在既有政治框架内博弈,街头冲突和示威,都是为了给政府内的不同阵营增加筹码。

但这次运动的主体是以学生为主的城市青年,目的是要大幅修改政治规则,不论是从人员结构,还是利益诉求,都和过去完全不同。泰国上一次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还是1973年。那年十月底,泰国民主纪念碑前的集会人数达到了25万,学生们要求制定民主宪法,推翻军政府。当时的泰国国王拉玛九世,也就是现任国王的父亲,原本已经被军政府边缘化,变成了吉祥物。结果趁着反军政府运动,拉玛九世积极表现出亲民的一面,催促军政府解散,顺便让王室重新回归权力中心。从那时起,泰国进入了半民主时代,直到现在。

时隔半个世纪,泰国再一次上演学生运动,要求政治民主,历史完成了一个轮回,而这次王室也没法再扮演好人了。眼下这场政治运动,有可能会成为泰国正式转向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十字路口。

泰国政体不就是君主立宪制吗?

现代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基本都已经实现了君主虚位化,国王只是象征性的国家代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议会,国王相当于是议会请过来的司仪。中学课本应该介绍过,这种政体全称叫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还有一种比较原始的版本,中学课本也介绍过,叫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国王保留了几乎所有权力,宪法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相当于国王的咨询部门,泰国就是典型。类似的国家还有摩洛哥、科威特、约旦。这些小国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历史上还有很多国家搞二元制很出名,比如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奥匈帝国,德意志第一帝国。拿破仑时期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也可以近似看作是一种二元制。

回到泰国。在香港开埠之前,东西方远洋贸易的枢纽港就在泰国,泰国盛产适合造船的柚木,所以也是区域船舶制造中心。19世纪中后期,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用坚船利炮瓜分世界市场。为了保住王位,拉玛四世和五世在位期间,积极学习西方国家,聘请欧洲军官,采购欧洲武器,开办陆军、海军院校,组建近代军队。到了拉玛六世时期,泰国军队进一步现代化,在军事力量上成为当时的南洋强国,甚至可以和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的军事力量抗衡,能坐下来和帝国主义谈贸易条件。

历史课:泰国军人最早是如何“执掌国柄”的?open in new window

但泰国长期以来的主要经济收入都是转口贸易,本土农业剩余很少,无法培养出发达的本土工商业,各阶层的精英,读书是在军事学院,工作是在军队,最后把军队变成了有文化、对现状不满的造反派大本营,军队中想要推翻封建统治,建设君主立宪制的呼声越来越高。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大萧条,作为贸易转口港的泰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社会矛盾迅速激化。1932年,泰国军队中的革命派发动政变,镇压了保皇派军队,成立了议会政府。紧接着,1938年选举,以銮披汶为代表的军人集团占据议会多数,銮披汶当选总理,泰国进入第一个军政府时代。

当时的军人政府,还是很有历史进步意义的,因为那时泰国是个农业国,没什么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青年军官就是有理想、有目标、有组织的最先进集团。军政府上台后,也确实极大推动了泰国的工业化建设。但泰国军队的独立性太强,发动革命的是青年军官,他们没有动力革自己的命,所以宪法上就一直没实现军队的国家化和职业化。军队最高统帅是国王,在70年代以前国王是被架空的,这等于说军队无法无天,人事安排上完全自主,加军费都不需要议会审批。

结果到了60年代,军政府已经迅速膨胀成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整个国家大批工业资产都掌握在国防部手里,石油系统、电池厂、皮革厂、玻璃厂、纺织厂和糖制品厂都成了国防部资产,大多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也都被军事单位把控。军队有自己的银行,主要股东之一就是国防部。可以说,这时候的泰国军人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直接在军队内部建设了一整套影子政府。

军政府虽然很快就腐化堕落了,但在虚君和工业化上都代表了先进社会力量。一般来说,军政府只适合作为过渡时期的临时体制,最终要让位给文官集团。泰国军队把工业化带来的红利瓜分干净,还长期压制政府的文官化,拒绝向正常体制过渡,堵死了社会上升通道。结果等军政府自己培养的第一批全民教育人口进入中年,社会矛盾就演变成政治危机,这就是1973年泰国学生运动的时代背景。

屠龙少年变恶龙,历史在曲折中前进。70年代以前,泰国社会是三层同心圆结构,核心是军队,中间是城市中产与地方豪强,外围是平民。善于权力游戏的拉玛九世,趁着“泰式民主”崩溃,回归权力中心,把同心圆变成了四层,军队控制政府与参议院,地方豪强控制众议院,形成三元格局。这固然在打破军人政治垄断,向引入文官集团方面前进了一步,但在君主立宪上反而倒退了。之后半个世纪,王室一直没有离开权力中心。

回顾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泰国历史,由于受外界干预较少,经济向曼谷过度集中,社会革命缺乏空间纵深,内生动力不足,结果就是每次社会变革都不彻底,都会在相当程度上延续旧制度惯性。旧势力瓜分掉绝大部分社会资源,每次社会结构变化,都要靠经济发展出新的增量,形成新的利益集团来推动。1932年军人革命,1973年城市新中产阶级革命,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挤占生态位。

80年代,新一轮社会资源瓜分完成,三元格局已经非常稳固。王室掌握最高权力,军人瓜分工业资源,700多名高级军官几乎每个都是大公司董事会成员,地方豪强和政客靠金权政治控制农民选票,按说政治资源已经瓜分干净了。但冷战结束后,电子工业快速发展,又给泰国社会提供了新增量,出现了掌握电信、高新技术产业的新资本集团,典型代表就是他信。

新资本集团想要争夺政治话语权,就要从王室、保皇派、军人、曼谷政商集团,以及地方豪强政客集团手里分蛋糕。前几个利益集团实权太大,而且都集中在曼谷,不好动手。只有地方豪强分散在农业区,互相串联困难,是个松散联盟,对付起来最容易。

过去泰国农村受传统的“萨迪纳”制度惯性影响,普遍盛行庇护制,农民没有独立的政治立场,高度依附于地方豪强政客。他信通过电信基础设施的全国覆盖,跳过地方豪强,直接用电视媒体与农民产生联系,让农民觉醒了政治参与意识,同时也动员了城市贫民。所以他信的为泰党稳定占据了议会多数,把军队和曼谷传统政商集团挤出同心圆第二层,联合外层平民,对传统势力形成夹击。

新资本集团夺取议会,导致旧势力集体恐慌,泰国政治斗争进入白热化,到了这一步,谁都不能再留手了。过去,泰国对平民管制非常严厉,禁止集会活动,虽然历史上也经常有游行示威,但持续性都很差,没有街头政治。进入21世纪,随着泰国政治斗争进入两极格局,双方都在鼓动市民参加街头运动,在事实上放松了高压管制,导致街头政治生态快速成长。军方政变、他信流亡海外后,他信派系的沙玛、颂猜、英拉连续被军政府推翻下台。眼看搞选举政治玩不过新资本集团,军政府干脆修改选举规则,彻底锁定了自身优势。

但这时候街头政治已经发展起来了。军政府关闭了新资本集团和平民的政府窗口,大众政治诉求没有了发声渠道,结果必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街头政治愈演愈烈。虽然眼下泰国的政治运动与他信集团没有必然联系,但从政治生态上看,是有延续性的。群众运动缺乏明确的组织结构,没有严谨的政治纲领,会快速走向极端。用不了多久,反动派就会集体怀念他信了。

最后,插播几条新闻后续。

睡前消息第46期,我们介绍了去年上海第二节进博会的德国建筑垃圾破碎机,每小时能处理200吨建筑垃圾。当时我们分析了国内市场对建筑垃圾处理机械的潜在需求,回顾了人类技术发展史,德国在战后被限制开发航空航天工业,电子工业发展也一般,只能一门心思钻进机械加工领域。同时,德国战后也有大量城市废墟,有大量建筑垃圾处理需求。所以德国的破碎机一直领先世界。

今年的进博会上,柳工拿出了更先进的移动式破碎机,每小时能处理300吨。这是2013年柳工与芬兰美卓矿机成立合资公司后,技术合作的最新成果。

睡前消息第27期,我们介绍过抽水蓄能电站,相当于一个大号电池,可以在电力过剩的时候储存电能,在供电紧张的时候排水发电,很适合与光伏、风电这些发电波动较大的设施配套。

11月12日,河北丰宁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正式开始蓄水。这是目前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发电能力和大型火电站差不多了,未来会向京津地区和冀北地区电网供电。

水电站方面,过去世界发电记录,是巴西与巴拉圭共建的伊泰普水电站在2016年创造的,当年发电1030.98亿千瓦时。根据三峡集团发布的消息,截止11月15日8点20分,三峡今年发电量已经达到1031亿千瓦时,刷新世界纪录。

三峡水电站装机容量2250万千瓦,伊泰普水电站装机容量只有1400万千瓦,三峡想刷新世界纪录并不难。但长期以来,三峡都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发电量不如伊泰普。这一方面是因为伊泰普所在的亚马孙流域水资源过于丰沛,另一方面是三峡不是个单纯发电设施,还要保证下游安全,在洪水期对洪峰进行调节。

我国未来还会有规模更大、发电量更大的水电站。比如规划中的墨脱水电站,装机容量6000万千瓦,超过了两个半三峡。

好,第197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我们下周二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