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內容

【睡前消息105】帮美国企业免费搬出中国?是谁说话这么幽默?

5699 字

大家好,2020年4月21日,欢迎收看105期睡前消息。请静静介绍新闻。

督工,最近盛传美国日本政府要让本国企业撤出中国,而且制定了具体计划,政府承担全部搬迁成本,督工你作为工业党怎么看?刚刚在上海开始生产汽车的特斯拉工厂是不是要关闭了?

这个传言的确有一定依据。彭博社4月8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拨款22亿美元,资助日本厂商生产线撤出中国。4月9日,路透社又报道,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拉里.库德洛提出,为了吸引美企从中国回美国,可以由政府支付所有回流费用。很多媒体把两件事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美日联手发动战争,动摇中国在世界经济产业链中的地位。

4月16日,有记者向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提问这两件事,商务部回答:

“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也不是哪个人、哪个国家能随意改变的。中国没有也不会出现大规模外资撤离情况。

我来给商务部的发言做一点注释。先说日本这一边,的确日本政府最近的政策力度很大,为了应对疫情,日本政府4月7日发布了《紧急经济对策》。

这是日本有史以来最大的经济刺激方案,总规模超过108万亿日元,其中财政直接支出金额39.5万亿,换算成人民币是2.5万亿,相当于中国去年政府全部开支的十分之一,规模是很可以的。

这其中的确提出要给搬回日本的企业发钱,也就是供应链改革预算。如果把生产线搬到政府制定的地方,一部分搬家费用可以报销,其中大企业报销一半,中小企业三分之二。如果是急需的医疗物资生产线,大企业报销三分之二,中小企业四分之三。听起来的确有撤出中国的意思。

但是,这个供应链改革预算是有上限的,封顶2435亿日元,折合人民币160亿,在整个财政刺激计划中只占百分之零点六。如果日本政府觉得这笔钱就能把在中国的工厂都搬回去,那只能说明安倍晋三不会做算术。

所以,日本政府出这笔钱,其实和打压中国没啥关系,而是给本国企业提供底限保证。

最近几个月,疫情在全世界扩散,进出口通关效率下降,很多跨国产业都被打断了,这不是某个国家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有的生产线,绝大多数配套企业都在国内,只有少数关键部件依靠国外工厂,而且每种部件只有一家供应商。这种企业因为疫情停工,就太冤枉了。比如说任天堂游戏机和体感环,在日本国内也开始缺货了。

所以,日本政府希望用不太大的投资,把一小部分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回日本,或者在不同国家多搞一些供应商,保证那些主体在国内的产业链能正常运转,这就是160亿人民币财政补贴的目标。

睡前消息编辑部的同事找到了日本经济产业省的说明书。

文件里面有一张说明图,可以看到,日本政府的确希望把特定行业的部分生产线,从中国搬出来,最好回日本,或者去东南亚。

但这部分产业数量很少,而且也不是优先搬高技术行业或者赚钱的行业度。重点是减少对外依存度,增加卫生防疫产品。所以,日本政府的所谓搬家,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事,不是要和中国打贸易战,而是承认无法和中国经济真正脱钩。花一点小钱,解决跨国贸易链条中麻烦最大的几个环节而已。如果真要和中国经济脱钩,没有十万亿人民币级别的投入,想都别想。

美国拉里.库德洛的搬迁方案看起来力度更大,号称100%补贴搬迁费用,不仅是重建工厂的钱,连知识产权、公司重组的费用都包括在内。而且目标明确,就是让工厂离开中国,是不是真的要让特斯拉只能回美国造汽车呢?

但是,先不说这个方案靠不靠谱,美国企业首先会觉得库德洛这个人不靠谱。拉里.库德洛的确在上世纪混过华尔街大投行,贝尔斯登公司的首席经济学家,但是1994年他就被解雇了,原因是可卡因上瘾。

接下来20多年,我们也不知道戒毒是否成功,反正他在正规金融机构,或者学术机构找不到工作,只能像我一样,当一个媒体评论员,而且出名主要是因为预测失败。2007年12月他宣布“不会发生衰退”,2008年7月,他再次否定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性。9月雷曼公司破产,我们这代人第一次看到了全球金融危机。也只有特朗普这种民粹领袖需要他。

现在他当上了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非常乐意给特朗普贡献自己的嘴。就在被特朗普招募之前三个星期,他刚写了一本书,批评提高关税,说这是对人民加税。但得到特朗普任命以后,他就开始热情赞美关税,说这给美国人带来了巨大好处。

所以,现在库德洛的主张,很大程度上是配合特朗普大选的,和他真实的想法没关系,和经济学更没关系。特朗普一贯喜欢说把企业都搬回来,库德洛也跟着说。他甚至没找一个严肃场合来提出搬家方案,而是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随随便便就拿出了建议。

“全额报销”,白宫首席顾问表示想资助美国公司撤离中国[视频]_界面新闻open in new window

福克斯电视台的这个节目叫做“卢.多布斯之夜”,主持人是一个极右翼的特朗普铁粉,一度还攻击奥巴马不是美国公民。当天的节目,基本可以看作两个特朗普粉丝说相声。

特朗普虽然喜欢吹牛,但也的确落实了很多竞选承诺。库德洛的建议会不会被特朗普选中,变成真实的方案呢?

从最基本的逻辑出发,如果当初去中国的企业搬回来,美国政府就要全额付钱。那么,留在美国本土的企业应该得到更多的奖励,否则大家就会假装搬到中国,然后搬回来骗补贴。现在经济危机要来了,大家都缺现金,都想扔掉一部分不赚钱的资产变现。库德洛如果真的宣布100%发补贴,多少钱都不够这些企业薅羊毛的。

所以,库德洛就算作节目的时候,也悄悄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先说“搬迁费用100%全部费用化”,然后补充了一句,要改革税法。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搬迁费用可以在税前列入支出,不用缴税,而不是美国政府直接买单。现在美国的公司所得税15%,也就是政府补贴15%的搬迁费用。

这点优惠如果真能把工厂吸引回美国,那当初这些企业就不会来中国。中国在产业链配套,员工性价比和基础设施方面的优势,美国最起码15年前就已经没法弥补了。2月16日,78期睡前消息分析记录片《美国工厂》详细分析了相关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

总而言之,所谓“美国日本联手搬走工厂”,就是个巧合,日本政府一个小动作和美国媒体人一句不负责的吹牛碰到一起,被媒体组合成一个大新闻。中国人没必要为此紧张。

3月31日,诺基亚贝尔在中国移动2020年5G二期无线网主设备招标中失败,立刻给中国联通管理层发正式信函,对“友商”在竞争中“大幅降价跳水”表示不满。认为联通在5G招标时应该更多考虑厂家的“历史表现”,不要让“低价低能厂家获得较大份额”。因为,持“两个中国厂商”加“两个海外厂商”的通信市场格局。

0中标!诺基亚贝尔落选中国移动5G招标却发函给中国联通 - 经济观察网 - 专业财经新闻网站open in new window

诺基亚贝尔发表公开信:致所有关心中国5G建设和诺基亚贝尔公司的朋友|诺基亚贝尔|5G_新浪科技_新浪网open in new window

督工你怎么看这封信?是外国企业要借着历史地位打压中国企业吗?

如果只看企业名字,似乎可以解释为外资企业要待遇。这里被诺基亚贝尔批评的所谓“友商”,显然就是华为。

但是,诺基亚贝尔并不是纯外企,而是一家2017年7月1日成立的合资央企。中国华信邮电占一半股份,联手开发5g设备。

http://www.sasac.gov.cn/n2588025/n4423279/n4517386/n9551442/c9813931/content.htmlopen in new window

所以,这件事讨论企业性质没什么意思,更值得关心的,是为什么这家企业拿着国家投资,挂着诺基亚和贝尔的名字,不敢在技术上正面竞争,要写一封几乎算是求饶的信来乞讨市场份额。

督工你怎么评价这家合资央企的技术能力?

诺基亚贝尔公司希望联通公司考虑自己的“历史表现”,但是它成立不到3年,所谓“历史表现”,显然是指 “诺基亚”和“贝尔”这两块企业招牌的历史表现。我请办公室里的通讯工程师来给大家具体谈谈。

诺基亚公司在70年代建设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移动电话网络,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连续十几年领跑手机市场。再往前说,贝尔实验室提供了移动通信的基础理论,制造了人类第一只晶体管,第一块有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第一颗通信卫星,发明了UNIX操作系统、C语言,代表了美国工业最辉煌的年代。

2016年,诺基亚收购破产的阿尔卡特朗讯,把贝尔实验室合并过来。的确可以说是强强联手,吹一下自己的技术储备。

即便到了今天,诺基亚贝尔公司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羡慕的东西。比如说这个吊装在无人机下面的正十二面体小盒子,就是诺基亚贝尔实验室2016年发明的F-Cell基站,获得了2016年的CTIA技术进步大奖。F-Cell基站依靠自身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用无线信号传输数据,既不需要电源,也不需要电缆光纤,只要几台无人机带着基站,就能提供4G信号覆盖。遇到大地震这一类灾难的时候,这是性价比最高的临时通讯网方案。如果真是诺基亚贝尔公司自己来竞争,虽然不一定能打赢华为,但至少不会输了哭哭啼啼要市场,丢了贝尔实验室一个世纪的面子。

上海诺基亚贝尔公司之所以被逼到写信要市场,核心原因是它并没有得到诺基亚贝尔公司的全部技术。中国央企找它成立合资公司,一起来争夺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大订单,显然是要走“市场换技术”的老路。但是,诺基亚贝尔公司不打算配合央企的想法,最后上海诺基亚贝尔公司只能低三下四,找客户求情。

以我过去在华为工作的体会,诺基亚是一家体制问题很严重的公司,组织僵化,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利益,相互添麻烦。在涉及多家设备的运营商网络项目上,诺基亚响应客户需求总是最慢的一个,比不过华为,也比不过中兴爱立信思科诺基亚。上海诺基亚贝尔公司和中国央企合资,同时继承了两家的缺点,而不是取长补短。被踢出局是必然结果。我们可能要再反思一下“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了。

上一期节目,有位观众留言,说家人是医生护士,参加了本地的防疫工作,本来上级承诺有补助,还举行了公示,现在都取消了,想问问这是怎么一回事。督工你来解释一下?

我很早就在微博上看到了相关话题,很多人都说自己是医护人员,参加了本地的防疫工作,最后没拿到补助。后来我在苏州也发现了身边的案例,护士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精疲力竭,最后医院反而收回了许诺的奖金。最近两周,睡前消息的评论中连续有人反映类似情况,上面这个截图只是比较典型的一个,看来这的确是全国普遍问题了。

之所以收回已经公示的补助,程序上的原因,是3月初有人反映,地方上一些不在一线工作的干部也拿了防疫补助,3月12号国务院发文,指出地方的防疫补助发放范围不准确,要求各地核实人员名单。很多地方就一刀切取消了。

但一般来说,体制内做事不会这么绝。这次疫情带来了很多额外的工作流程,就算不在疫区,很多医生护士也承担了额外的风险,有效地平息了本地的恐慌,不发点补助,情理上交代不过去,对将来的工作士气也有影响。更何况补贴数字已经公示过了,再强行取消,并不符合大多数医院的做事风格,甚至不符合官僚主义的操作习惯。之所以一个文件就能在全国普遍取消合理补助,我认为经济因素也不可忽视。

4月11日,美国有一个新闻,疫情快速发展的时候,4.3万医护人员被解雇。

美国大量新冠死者被悄然掩埋,约4.3万名医护人员遭解雇_全球速报_澎湃新闻-The Paperopen in new window

《纽约时报》,原因是医院没钱了。美国有几十个州宣布,医院要放弃非紧急手术,专门救助新冠肺炎患者。这虽然增加了动员能力,但很多医院的利润因此暴跌50%。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医院不得不临时裁员,所以大量医护人员被减薪、解雇或者被迫休假。

中国的医院,体制上虽然和美国有很大区别,但在性质上也是“差额拨款单位”,也就是国家拨款只能满足医院的一部分需求,医院要通过营业赚钱,才能正常运营,给医生护士发工资,支付各种日常开支。疫情期间,医生护士虽然很忙,但是去医院看病的人,数量其实是下降的,所以医院的收入也明显下滑。

后疫情时期医院业绩增长深度研究(前篇):疫情对各类医院的影响分析-原创研究-医院绩效咨询,医院绩效管理,医院管理咨询 -九鼎医院管理顾问open in new window

医院没钱,直接效果就是不愿给医生护士发钱,中国90%以上的医生护士,合法收入都有所下降。

【盘点】近9成医护收入下降!医院业务量遭遇滑铁卢_疫情open in new window

看来,只要是市场化的医疗,不分中美,问题都差不多。医院的正常运营被打断,必然要想办法节约成本。别说额外的钱,正常的收入都要想办法压下来。正好国家来了文件,那就顺势取消补贴,缓解经济压力。

医院市场化了,结果就是在最需要医生护士的时候反而降低待遇,连公立医院也不例外。能不能通过全额拨款来克服这些问题呢?

国家把医疗包下来并不是一个好选择。医疗是服务业,而且是非常个性化的服务业。无论做到什么水平,也不能说做到了极限。只要愿意投资,总有更好的服务。所以医疗服务必须放在市场上形成价格,用价格来区分服务水平。普通水平的服务,可以用医保多报销一些;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比如说现在常见的特需挂号,就必须自己出钱,或者用商业医保支付,否则国家一定会被医保拖破产。

现在中国各级医院之间没有形成明显的价格差别,尤其在个人支付的部分没有拉开差距,大多数患者都挤到大医院看病,导致大医院里面人人都要排队浪费时间,社区医院的资源反而经常浪费。这就说明市场化程度还不够。

从医生和护士的待遇来说,他们也需要用钱来衡量自己的劳动价值,衡量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搞市场化,完全靠评职称决定收入,结果必然是人事斗争压倒技术因素,把优秀人才都逼到私立医院或者出国,医疗问题指挥越来越严重。所以,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当医生护士,市场化的方向也不能倒退。

具体到这次肺炎疫情,其实也可以在市场化的框架下解决问题。国家可以给防疫服务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向各医院购买服务,让这笔收入抵偿其他收入的下降。这样,下次疫情到来的时候,无论是医院还是医护人员,都有动力主动放弃一些普通医疗,集中力量应付最要紧的防疫工作,这符合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

103期睡前消息,我们解读了剑桥大学的论文,指出国内一些报道歪曲了论文的本意,不能随便指控病毒来自美国。有观众回复我们,说现在正在打舆论战,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对攻击中国的言论形成反击。哪怕是伪科学,能把水搅浑也是好的,督工你怎么看这些评论。

如果他们真的是看不懂论文也听不明白解释,说我的信仰就是美国制造了病毒,这倒也算是一种看法。但这些评论明明说的是,我能看懂真相,但最好不要解释真相,让大多数人相信一个攻击美国的谣言也挺好,然后舆论战就赢了。这种说法是有潜台词的。2月22日第80期,我回复学区房话题的时候有一段话,今天我还想再说一遍。

“很多人虽然觉得透明化可以提高效率,但就是觉得把规则挑明了影响不好,会影响“人民的情绪”。这个说法其实隐含了一句潜台词,就是自己比大多数“人民”更聪明,看透了“人民”不懂的道理,把其他“人民”当成只有条件反射的鸟兽。我建议大家放下这点优越感,不要觉得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在中国现有的社会科学教育水平下,大家的理解力都是差不多的。我们能看透的事情,大多数人也能看透。端着优越感替普通人担心,最终闹笑话的是自己。”

103期这些评论和80期前后的一些评论差不多,核心问题不是不尊重科学,而是依然抱着优越感,没有摆正自己和人民的关系,觉得人民的理解力不如自己,也不需要理性和科学,给他们仇恨和口号就够了。这实际上是特朗普的思维,无脑民粹主义越多越好,我作为聪明人要从他们身上捞好处。

然而,中国普及义务教育很多年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差不多是50%,大家的理解能力和智力并没有太大差距。要想学特朗普,赚民粹主义的便宜,最大的可能性是先给别人做了垫脚石。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把自己放到普通人的位置上,用理性和科学做工具,逐步增强中国的软硬力量,这才是正常的发展路径。如果总是担心正常发展路径走不通,总觉得混水摸鱼的战略才有机会,这说明对欧美模式的敬畏过度,应该补充一点道路自信了。

好,本期睡前消息到此结束,感谢各位收看,我们周五再见!

评论
  • 按正序
  • 按倒序
  • 按热度
Powered by Waline v2.15.8